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0部分

國,至少在中國的官方言論中,從未曾將自己放在“富國”的位置上。在幾年前,曾經有一個新聞報道在國內廣為流傳,報道中引用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分析計算:

“1912年,中國平均國民收入為12英鎊,美國是75英鎊,英國是62英鎊,”

在人們看來,美國的國民收入是中國的六倍餘、英國的國民收入五倍於中國,相比之下,中國顯然是一個窮國,這是一個沒有任何異議的答案。

從來也沒有任何人懷疑過這個言論,但是這個窮國卻一直給予軍隊最好的待遇,尤其是在戰爭時期,這似乎是一個慣例,士兵的皇帝永遠會善待他計程車兵,對此,人們從不懷疑。也正因如此,在戰場上,這些士兵可以得到最充沛的物資,儘管,國家非常貧困,但是絕不會在軍需物資上縮手縮腳。

而在『波』斯灣達曼海灣停的上百艘商船,無疑就是一種體現,儘管抵達『波』斯灣的陸海軍部隊不過只有十餘萬人,但是相對應卻從國內運來了數十萬噸物資,在達曼海灣中、西兩大灣池內,數千名工兵,正連天加夜的修建著簡易港口,一人粗鋼管在大型蒸氣打樁機打壓下,深入海底岸基,而在另一邊,數百艘登陸艇正源源不斷的將物資轉運至海岸。

在海岸上,數千輛卡車等待著裝運物資,在遠處的沙漠之中遠端加農重炮正在技術官兵的『操』作下,進行著組裝,綿延十數公里的海岸上,士兵的口令聲、汽車的轟鳴聲、登陸艇搶灘聲讓這沉寂千百年的海岸陷入一片沸騰之中。

海岸上堆積如山的物資,足以讓任何一個人為之讚歎,但是對此,無論是上岸的陸軍官兵,或許海灣內戰艦上的海軍官兵卻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他們早已經習慣於這種充分的物資保障,按照近衛軍的習慣,往往會在戰區儲備兩倍以上的物資,以確保的不至因其它因素導致部隊因物資準備不充沛導致戰鬥失敗。

而這一次,因為是遠征作戰,皇家近衛軍參謀總部為陸軍準備了五倍份的作戰物資,僅目前運抵『波』斯灣的物資,就足以支援遠征軍進行半年的高強度作戰,當然,而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上,仍然有源源不斷的商船將物資運往『波』斯灣。

伴著一陣轟鳴聲,十數架飛機在海灣上空飛過,當飛機飛過時,海岸處的幾十個警戒氣球吊籃中的警戒士兵只感覺汽球似乎在飛機的『激』起的氣流衝擊下發生了搖晃,這些在悶熱的吊籃中的官兵們望著那些高速飛過的飛機,臉上多少帶著一些羨慕的神『色』。

在機場建成之前,整個海灣的空中警戒除去依靠警戒氣球之外,就是依靠“平『波』”號航空母艦上的二十四架八年式戰鬥機提供,儘管沒有任何人會懷疑中國航空技術遠領先於各國,但是僅只有二十四架飛機顯然不能提供足夠的空中掩護。

直到昨天,近三千名工兵用了五天的時間,在海岸附近建成一座機場後,原本一直擔心會遭受空中轟炸的遠征軍司令部的長官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過一夜的時間,近百架原本拆散裝箱的九年式戰鬥機便完成組裝,現在,這些飛機與其說是警戒,倒不是說是在試飛。

在距離海灣不過百米遠的地方,飛機不斷從這座戰地機場起降,這座機場看似很簡陋,住宿帳蓬、醫療帳蓬、後勤帳篷總之是帳蓬連著帳蓬,然後再就是其間散著著幾條平整的土質跑道,再加上一座鋼樑架出的指揮塔,這便是機場的全部了。

當那些完成組裝的飛機轟鳴著從頭頂飛去的時候,馬明曉卻了叼著香菸,躺帳蓬下瞧著這剛剛築成的機場,機場相當簡單,只不過是一塊平整的硬地,此時那些需要進行試飛的飛機的仍然不斷的起飛機,每一次起飛滑行時,飛機的後方總會拖出一條黃『色』的煙龍。

“應該改進一下濾沙盒!”

馬明曉在心裡如此想到,作為一名飛行員,他知道應該注意些什麼,不過這個問題似乎不是他需要擔心的,自然有長官和地勤人員去考慮這些問題。

他知道自己的長官——李芹雲,在陸軍航空隊之中他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位長官,他是帝國第一批飛行員,而且閱歷極為豐富,幾年前在德國學習機械工程時,曾獨身一人遊歷了整個歐洲,不過最讓人讚歎的是他對年青計程車兵的心理狀態非常瞭解,知道如何去『激』發大傢伙的潛能。

李芹雲極具機械方面的才能,當他在那裡指揮著地勤組裝飛機的時候,為了改善這沙漠機場的生活條件,便自己動手,利用幾十個空油桶和裝飛機的木箱,建造一個淋浴塔,甚至在飛機還沒建成的時候,一個簡單的可供幾十個人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