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要守著宣府,大同那邊,又哪裡敢輕易來救。這滿朝上下竟是比不得一個石州義商。”邊上一個三十來歲的落魄秀才卻是頗有些嘲諷的道。
“什麼石州義商?”邊上打聽山西情況的人聽得石州義商四個字,俱皆好奇的問,便是貞娘也豎起了耳朵。
“當日,韃子屠石州,便有那義商給呂梁的山匪開出賞格,凡救一百姓,無論男女老少,那義商均付的十兩銀子,如此,幾股呂梁山匪合在一起終奪下了一個城門,救出一萬多百姓,我們這些人,便是這十兩銀子的受益者,若不是有這十輛銀子的賞格,我們早就死在韃子的屠刀下了。這義商當得義氣第一人。”那瘦弱秀才一張嘴頗是了得,竟將當日情形描述的驚心動魄。邊上的人聽的驚呼不已。紛紛道:“好義氣。”
貞娘在邊上聽著,那心不由的就提了起來,硬是擠進人群裡,衝著那秀才問道:“這位先生,可知那義商姓甚名誰,最後可得安全?”
“聽說姓羅,具體姓名不知,大家只呼其石州義商,至於最後可得安全,我們亦是不曉得。”那秀才嘆了口氣道。
姓羅?應該是羅文謙了?貞娘是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終於有了羅文謙的一點訊息,憂的是仍不知其平安否?
感謝本本空心子的香囊,文鷇的平安符,淡雨思涵su的粉紅票,謝謝支援!!!!
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來
一陣秋風起,幾滴豆大的雨滴飄灑而下。
之前還是豔陽天的,誰曾想,這天說變就變,立刻得引得眾人一陣呼叫:“下雨了,下雨了”隨後圍觀的人便各自匆匆散去,貞娘也小跑著匆匆的回到家裡。
李氏墨莊。
因著下雨天,氣溫便顯得有些溼冷溼冷的,趙氏招呼了道婆兩人一起在後院燒火籃子。
李老掌櫃的肺不好,天氣一溼冷,便要咳,而醜婆,當年的傷也著實傷了身子骨,再加上年歲也大了,也是格外的怕冷。
因此,趙氏便帶著道婆燒了兩個火籃子,一個送給醜婆,醜婆提溜著在院子裡溜達。
這種火籃子是徽州這邊特有的,用竹篾子編的小籃子,大小跟痰盂差不多,中空的,再用鐵片打一個小盆子放在籃子裡,裡面放一些碳火,另用鐵絲編成網狀的蓋子,蓋火籃子的口子上,整個籃子有一個提手,平日裡裝些碳火,走到哪裡便烘到哪裡,一些貪嘴的婆子們,還可以上面烘些餅子。
小孩子們則會放些個蠶豆或玉米粒子放到火裡煨著,然後吃的一嘴黑灰。
而醜婆自從身份拆穿之後,她自不會再掃地了,再加上趙氏是個爽利的性子,平日裡跟著總有話說,一來二去的,醜婆的性子倒也不象原來那麼冷了,這會兒提著趙氏燒好的火籃,一邊烘著手,一邊就跟趙氏在廊上拉呱著。
自然說的無外乎就是羅文謙的安危。
此時看著雨越來越大的,醜婆不由的問:“貞娘哪去了,墨坊和墨莊上都沒看到她的人。”
“她還能到哪裡去?準又是去打聽文謙的訊息了唄,昨晚她還嘀咕著菜市口那邊有許多山西逃難的過來了,想來今天去打聽一下。”趙氏總是有些擔心的道。
“哦。”醜婆點點頭。
正說著,貞娘便一溜小跑的進來,頭髮上有些溼漉漉的。
“這丫頭,下雨也不知躲躲 。”趙氏看著貞娘一身溼意,便拿了塊乾爽的漢巾給貞娘擦著頭。
“沒事。就這雨。沒怎麼淋到。”貞娘說著,隨後便把石州義商的事情跟趙氏和醜婆說了說。
趙氏一聽卻是一陣驚叫:“我的老天爺啊,救一人十兩,那一萬多人豈不十多萬兩?文謙哪來那麼多的銀子?”
“娘,這點不用擔心的,我想這出賞格的未必是文謙一人,聽說石州那邊鐵礦甚多,鐵器也甚是精良,因此也聚了不少的富戶,值這個時候。便是不為了救人,為了他們自救也會同樣開出賞格的。想那文謙一個外地人,若是沒有本地的商人應和,那呂梁山匪豈會輕易相信?而且,這世間,每多仗義屠狗輩,那些個呂梁山匪救人也並不見得是衝著銀子,要知道十兩銀子雖多。但拿命去拼卻也是不值的。”貞娘猜測的道。
之前,那些人說著石州義商的時候,貞娘就想到了這些,這種事情靠羅文謙一人是成不了事的,至於傳言,大體上許是因為最早是羅文謙倡議的。
“嗯,丫頭這話在理。”醜婆點頭。
就在這時,花兒一溜跑的進來,就急嚷嚷的道:“堂姐。羅家的平安大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