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部分

瓦崗三年 第四百一十九章 直言

第四百一十九章 直言

“哦?”李淵抬手摸摸額頭,唐瑛這麼一說,他苦笑起來,別人都不瞭解他的心思,連裴寂都不明白,難道唐瑛真能懂自己想什麼?

“眼下大唐雖然在各個戰場上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用兵日久,士卒疲憊,民不聊生,國家歷經多年的戰亂,更是千瘡百孔,說句不好聽的話,真的要再來一次曠日持久的大戰,或者是一場決定生死的激戰,會引發什麼樣的結果真不好說。即便是勝利了,怕也是慘勝。所謂斃敵八百、自傷一千的結局,可能都算好結果了。這點,太子說的倒是沒錯。”

李淵的頭隨著唐瑛的話語慢慢地點著,這給了唐瑛信心,她知道,自己這次可能又蒙對了,李淵果然不是表面上表現的那樣畏懼,他所考慮的事情,遠比李建成兄弟想的多,也完全不同於裴寂這些人的想法。

想了一下,唐瑛繼續說:“陛下是戰爭中殺出來的君王,軍事上的事比任何人都明白,自然會想的更全面一些。大唐和突厥早晚會有一場決戰,但決戰的時機卻不好把握,至少,眼下這個時機還沒到。別說連年征戰,戰馬損耗很大,就算戰馬夠用,精騎兵也培養不過來呀,而這正是突厥人的強項,如果我軍不能在騎兵上壓制或者與其匹敵,跟突厥人決戰的想法就如做夢。所以,陛下不想現在就硬碰硬地打這一仗。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這,或許就是陛下贊同遷都的真實想法。陛下,不知道唐瑛說的對不對?”

“唉……”李淵長嘆一聲,拉過唐瑛的手,輕輕拍了幾下:“唐瑛,朕的兒子們還不如你懂朕的心呀!這些年,朕與突厥人打了多少次交道了,朕還不明白突厥人都是喂不飽的狼?可大唐剛剛一統,多年用兵,將士們都疲憊不堪了,民眾也不想打仗了。眼下,大唐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發展國力上,而不是繼續爭強鬥狠。真要與突厥決戰,敗了,就可能把大唐給敗完了。即便是勝,也難以完勝,不能完勝,突厥今年退了,明年還會來,年年如此年年打,大唐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呀!”

李淵的肺腑之言一說,唐瑛暗叫一聲僥倖。如果沒有這兩年的接觸,沒有李淵對她青睞有加的寵愛,她根本不會如此瞭解李淵這個人,真把李淵當成以前在書本上看到的無能皇帝,她犯的錯可就大了。幸好,她用女人細膩的心思,猜中了這個帝王高過別人的心計,為她,也為李世民,爭取到了一絲成功的機會。

“陛下,您為什麼不把這些話說給大臣們聽呢?”

李淵笑著搖搖頭“這你就不懂了。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如果朕在大殿上把這些話說出來,或許不出幾天,突厥人就知道了,就會傾全力來攻長安。還有,遷都暫避突厥鋒芒,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遷都,不等於把長安拱手讓給突厥人,如果將長安當成誘餌來消磨突厥人的實力,等時機一到,就可以給突厥人沉重一擊,徹底消滅這一隱患。”

唐瑛啊了一聲,對李淵的認識更進一步。用長安做誘餌,這種設想,也只有李淵才想的出來。怪不得,當裴寂提出在長安留下一支精兵強將進行駐守之時,李淵頗有些心動的樣子,原來如此呀。只是,這些封建帝王想的再多,總有一點不會想,那就是百姓的生死與疾苦。

“陛下的想法唐瑛明白了。驅虎之計是好,但用的不好,卻會傷了自己。陛下,大殿之上眾臣爭論不下,蕭老大人說的民心向背問題最值得您關注。長安,可是新興大唐的都城,大唐能取得今天的勝利,也歷經了千辛萬苦,正當民眾心向長安的時候,陛下放棄長安,怕會引起連鎖反應,難以想象後果。”

李淵頻頻點頭,他之所以下不了遷都的決心,也正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昨日二郎也提起過,朕之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心,也正是因為這個。大唐雖然取得了天下一統的局面,但各處並沒有完全安定下來。特別是江南和巴蜀之地。再加上河北山東剛剛平叛,人心並沒有完全平復下來,萬一……唉,朕也是難以做出決斷呀!”

明白了李淵的心思,唐瑛就好出主意了:“陛下,唐瑛覺得,兩者難以取決的時候,只能好好計算一下利弊了。在唐瑛看來,遷都的弊遠遠大於利。突厥人貪得無厭,我們讓一步,他們就敢進一尺,所以,這讓一定要有分寸;民心呢?動盪多年後,民心比軍隊還脆弱,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亂成一團,謠言更是滿天飛,你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李淵緩緩點頭:“你的意見也是打?”

“是,打。”唐瑛點頭:“但怎麼打,如何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