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境內發現的鹽井,已有明軍駐守,不換絲綢瓷器,也可換鹽。雖然得鹽質量不高,商人仍是趨之若鶩。不能運回大明,在寮國等番邦出售,價格同樣能翻上幾倍。
鐵器也是一樣。
孟清和抽—空見了兩名大食商人,用絲綢和瓷器換了整船的香料和寶石。大食商人提出想換茶葉,被孟清和拒絕了。
開玩笑,好不容易請朱高煦幫忙,說動永樂帝下達茶葉限售的詔令,防備的就是大食人!
讓他們把茶葉帶去歐洲,幫助歐洲人發展航海事業?
想都不要想!
孟清和自己不賣茶葉給大食人,更提醒聚集到此的商人,如果誰賣茶葉給大食人,同他的交易立刻斷絕。
雖然不能完全禁止茶葉流出,但他會盡己所能,拖慢歐洲人開啟新航路的腳步。
“不交易茶葉,還有瓷器,絲綢,各種精美的工藝品。”
笑著給出了足以讓大食商人心動的交易數額,果然,所有的不滿一掃而空,雙方的交易進行得非常愉快。
兩名大食商人帶著滿船的瓷器和絲綢離開,訊息很快傳出,更多番商湧來。
廣東市舶司設立至今,迎來了最繁忙的一段時期。
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和鄭和船隊開闢出新航路,明朝設立在各地的市舶司將陸續向廣東市舶司看齊,迎來一個又一個業務高峰,一起痛並快樂著。
永樂五年二月甲午,皇后千秋節當日,征討安南大軍的捷報和成國公的奏疏抵達京城。
看著通政使司封存後送上的文書,朱棣做出了很不霸氣側漏的舉動,揉眼睛。
陸戰大捷,很好。
水戰大捷,也很好。
糧食充裕,很好。
利潤數倍,更好。
可列在上面的數字,著實是太過驚人。
單是以布帛換取糧食的利潤,竟超過了戶部半年的糧稅。若是再加上木材和其他……永樂帝數學再不好,也能大致估算出一個數字。
算完,整個人都石化了。
這已經不是驚喜,而是驚悚。
第一百七十九章 炸開鍋
戶部尚書夏元吉奉急召入宮,沿途遇上同樣被召的戶部左侍郎王忠和右侍郎李文鬱,三人不及下馬,只在馬背上拱手見禮,稍停片刻,傳召的中官已是連聲催促。
“夏司徒,兩位少司徒,莫要耽擱,陛下還等著吶。”
天子急著叫人,寧可得罪眼前三位,也不能誤了天子的事。
中官焦急的表情不似作偽,也不像是故意要找三人的麻煩。
夏元吉同王忠李文鬱心中立時有了計較,不敢繼續耽擱,同時揚鞭,馬蹄聲噠噠響起,內官暗暗鬆了口氣。
逢皇后千秋節,今日無晚朝,天子特意召見六部官員很不尋常。
剛到宮門,天空就落下小雨,雨水中夾雜著片片雪花。
夏元吉三人下馬,值守的錦衣衛查驗過中官腰牌,問清是天子召見,讓開了道路。
朝官進宮不許撐傘,夏尚書等人根本來不及披上斗篷,只能頂著雨雪,隨中官快步前往奉天殿西暖閣。
到了西暖閣,三人公服的肩頭和衣襬已經雨雪打溼,手腳也有些發僵。
侯顯親自在暖閣外等著,見到匆匆趕來的三人,立刻入內通稟。
“陛下,夏尚書和王侍郎李侍郎奉召覲見。”
“宣。”
朱棣頭也沒抬,仍拿著廣西送來的奏疏看了一遍又一遍。
每看一遍,都要被重新震撼一次。
西南之地,自唐宋時起,便是朝廷流放犯官和罪人之地。雖不貧瘠,卻是林木叢生,瘴氣瀰漫,耕地稀少,數里不見人煙。誇張點形容,林子裡的野獸恐怕比人都多。
這樣的州府,多以官軍和土官治理,隔三差五就要鬧出些亂子,受教化程度甚至比不上遼東。直到朝廷打敗了北元,西平侯鎮守雲南,在西南各州府設立衛所,陸續派遣流官,設立儒學,情況才逐步好轉。
朱棣想不明白,短短不到四個月時間,孟清和是如何得了這麼多的糧食。除了供應大軍所需,還可運往北疆補充邊軍。難不成是借商人之手搬空了臨近番邦的國庫?可能性不大。真是這樣,番邦早出亂子了。
去歲,全國的糧稅滿打滿算才三千多萬石,還是夏冬兩季糧稅。
西南之地,僅憑商人之力,得糧如此之豐,永樂帝當真不知該怎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