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在天下間的名氣自然極大。
所以王建也想知道,這位名滿天下,又足智多謀的梁國宰相,到底還有哪些新穎的觀點。
他當即詢問道:“吳國能夠威脅到我國,這一點敬翔分析得還算有道理,不過晉國與我國相距甚遠,為何也能算我蜀國的敵人呢?”
盧枇此時也不再掩飾,而是自己道:“據敬先生所說,如今天下的大勢在於吳和晉,這不僅是因為兩家現在的實力都很強大,更重要的是,倆家的君主都很年輕!”
聽到“年輕”這個詞,王建頓時臉色一變。
的確,再怎麼雄才大略的偉大人物都敵不過歲月的流逝。
而不管是朱溫還是他王建,如今都已經老了,屬於他們的時代正在漸漸遠去;而晉王李存勖和吳王楊渥此時卻極為年輕,這兩人一個今年才二十六歲,另一個才二十五歲,若是不出意外,再活上二三十年都沒有問題。
而那時候,不管是朱溫還是他王建,只怕早就作古了。
而兩家的繼承人卻沒有什麼傑出之輩,不管是朱溫的幾個兒子,還是王建的幾個兒子,都不是什麼保家之人,將來顯然是鬥不過吳王楊渥和晉王李存勖的。
王建接著道:“就算那李存勖和楊渥二人還年輕,不過這與晉國對我國的威脅又有什麼關係?”
“陛下,吳國實力雖然強大,但吳軍畢竟都是南方人,擅長水戰卻不擅長馬戰。若是在南方,晉國自然不是吳國的對手,但到了北方平野之上,利於騎兵馳騁的地區,只怕吳軍又不是晉軍的對手了。”
“所以這兩家各有所長,若是將來兩家聯手將我國滅了,接下來兩家在短時間內應該誰也奈何不了誰。那麼偏居於蜀地的貴國豈不是就成了這兩家爭奪的最好目標了?”
“總之一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是陛下不採取斷然措施的話,晉、吳兩國很有可能就會聯手消滅我國,到時候貴國就要單獨面臨晉。吳這兩個大國的威脅了!”盧枇解釋道。
王建點了點頭道:“被你這麼一說,朕還真的覺得有必要現在就開始防備晉、吳兩國了!”
他低頭沉思了一下,這才道:“罷了,你千里迢迢來到蜀中,卻又一路急行追趕朕的車架,想必如今也累了,這就下去休息吧!”
王建雖然沒有明言兩家聯盟之事,不過他既然如此客氣的對盧枇說話,想來兩家同盟大有可能。
想到這,盧枇臉上頓時浮現出笑容。
“外臣多謝陛下!那外臣就先告退了!”
等盧枇離開以後,王建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聯手對付吳國和晉國嗎?這敬翔果然不愧是朱溫手下的第一謀臣,這份見識還是很不錯的,連朕聽了之後也要被說動!”
他低頭沉思了片刻,這才對身邊的宦官道:“傳令,讓張格等人速來見朕!”
不一會兒,隨軍出征的宰相張格以及其他幾位文士匆匆趕來覲見。
王建與張格等人到底商量了些什麼,外人自然無從得知,不過幾天之後,盧枇就被告知,王建已經同意了兩家同盟的建議。
同時,王建還承諾說:兩家將會共同出兵保證荊襄不落入吳國的手中;荊南節度使高季昌將會同時向梁、蜀兩國效忠,兩國共同保證其對荊南的佔有。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王建保證,將來一旦吳軍入侵江陵,那麼蜀軍至少將會投入五萬大軍前往救援;不過與此同時,王建也要求朱溫到時候至少也要投入五萬兵力;同時,因為蜀國地勢偏遠,運送糧草輜重較為艱難,為了方便軍隊用度,到時候蜀軍的糧草輜重將由梁國負責。
這些條目看上去不少,不過說到底,還是想讓荊南作為兩家的屏障。
高季昌沒想到的是,歷史上的荊南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其原因是因為南方各國都希望用荊南作為屏障,以抵擋來自中原的壓力;所以每當荊南面臨中原大國的打壓時,南方各國都會出兵救援。
而如今局勢變化,蜀國和梁國面對吳國的強勢,最終決定聯手將荊南作為抵擋吳國的屏障。
雖然局勢有了重大變化,但高季昌卻同樣是擔當起了隔絕南北的任務。
只是不知道,歷史上的荊南較為成功的完成了這個任務,那麼如今的荊南,還能在南北對峙的夾縫中生存下來嗎?
……
虔州城中,當蜀國和梁國這兩個大國暗中達成同盟,準備共同阻擋吳國對荊襄的進攻時,剛剛被正式任命為虔州刺史的盧延昌卻是心情極為煩悶的坐在自己的書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