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部分

假借朱溫的名義傳位給自己,又將朱溫之死的罪責推脫給朱友文,不過這點把戲,怎麼可能瞞得過天下人的耳目?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朱溫有此下場也是應該!”其他將領同樣滿心喜悅。

雖說他們之間和朱溫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一來吳國和梁國兩家之間征戰十多年,樑子早就結下,難以解開。

二來,大唐立國三百年,即便到了後期再怎麼衰微,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其極盛時期創下的諸多輝煌依舊值得人們懷念。

吳國這些將領雖然對大唐沒有太多的懷念,但對於朱溫這個親手滅亡大唐的人同樣沒有什麼好感。

如今朱溫一死,眾將自然是拍手稱快。

當然,更加讓眾將關注的卻是後梁接下來的政局變動。

要知道朱友做下如此大事,連他們這些外人都能夠猜到其中貓膩,想來梁國上下之人更加能夠猜到。

那些朝堂上的大臣們,還有那些梁軍大將們,或許他們心中對於朱溫的死同樣是感情複雜,說不定暗中還有人會因為“暴君之死”而感到欣喜,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就能接受一個殺父自立之人上位。

如此一來,梁國的局勢必然會出現動盪,這對吳國來說同樣是有利有弊的事情。

有利的一方面是,梁國局勢動盪,就會給吳國趁機下手的機會。

如今吳軍雖然奪取了荊襄這一戰略要地,但總的來說,梁國最核心的地盤依舊被梁軍牢牢掌控著,吳軍想要對其下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而梁國內部出了亂子,吳軍自然也就能輕易奪取一些地盤。

而不利的一方面,同樣是因為梁國局勢動盪,吳國固然有機會趁機下手,但晉國同樣有機會。

這樣一來也就使得晉國的實力進一步被增強了,從長遠來看,這自然是對吳國不利。

當然,即便沒有這次朱溫之死帶來的動盪,晉國的實力繼續增強和梁國實力逐漸衰微這一大勢卻是不會改變的。

而對楊渥來說,他雖然知道這次內亂最終以均王朱友貞再次發動兵變成功登位告終,但這期間到底發生了哪些變亂,以及吳國有哪些可乘之機他卻並不清楚。

畢竟他也不可能將各種細節都記得清楚。

此外,即便是他記得清楚也沒用,因為如今的天下局勢和歷史上的局勢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最大的一點不同自然是吳國的崛起。

歷史上的淮南雖然也算天下間有數的強大勢力,但與現在的吳國卻沒有什麼可比性。

而那些靠近吳國的梁國地方勢力,在歷史上或許會覺得淮南實力太弱,不足以保護他們,從而不敢隨便亂動。

但這一世的吳國卻是足夠強勢,或許就會有某些地方野心家趁亂其事,到時候投靠吳國也是一條出路。

“幾乎可以肯定,接下來一段時間,梁國那邊必然會出現一些亂象,到時候說不定就有我等趁機動手的時機。所以這次撤軍回去之後,各部必須儘快休整好,以隨時準備出兵。”楊渥最後交代。

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

六月初,楊渥正式從金江陵啟程返回金陵,而在此期間,北方的局勢再次發生改變。

朱友畢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的位置還沒有坐穩,需要用心拉攏朝中文武大臣才行。

在韓的建議下,他將宮中府庫的金銀財帛取出來,大量賞賜給各軍將士們以及文武大臣,以期望取得他們的支援。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多少人站出來支援他。

相比於洛陽城中暫時的平靜,地方上的變亂反而來得更快一些。

許州城中的軍士幾乎天天都有人奏報說,城中將要發生動亂,但匡國節度使韓建既不檢查,也不做防備。

結果,六月十一日這天,城中的馬步軍都指揮使張厚發動兵變,將韓建殺死。

訊息傳到洛陽後,朱友擔心引發更大的動亂因而不敢追究。

當然,即便他想要追究也難以有所作為,因為朝中大臣都不怎麼聽他的,當他向眾臣尋求對策時,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都在冷眼旁觀著,心中或許還在盤算著看熱鬧。

至於那些武將更是對此沒什麼意見,唯一支援出兵平叛的也就韓一人,但在現在這種時候,朱友根本不敢讓韓領兵離開洛陽。

無奈之下,朱友在幾天後只好下令任命張厚為陳州刺史。

這個決定固然在沒有動用軍隊的情況下就平息了許州的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