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結果還未抵達前線,三人內部就發生了爭吵。

四月初,三萬蜀軍援軍抵達三泉,與吳軍交戰。

這一戰,吳軍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先以步軍守住陣腳,等待蜀軍先行進攻。

本來蜀軍有堅城固守,貿然與吳軍交戰已是犯了兵家大忌,而此時蜀軍的三個指揮使為了爭權奪利竟然還主動向吳軍發起進攻,似乎在擔心擊敗吳軍的功勞被另外兩人給得去了。

吳軍原本就擅長防守,便是當初面對晉軍精銳時也不落下風,如今面對蜀軍的進攻,自然更加不放在眼裡。

等到擊退蜀軍的進攻後,接下來就輪到吳軍逞威了。

而這一次,吳軍發威的卻是一支剛剛組建不久的軍隊,這便是三千具裝重騎兵,被楊渥賜名為背嵬軍。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要想獲得足夠的戰鬥力,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向人馬具裝的重騎兵發展。

歷史上那些強大的騎兵部隊,大多都是重甲騎兵,比如唐朝初年的玄甲,遼國的鐵林軍,西夏的鐵鷂子,金國的鐵浮屠、柺子馬、連環馬等等,都是有名的重甲騎兵。

之前吳國雖然也建立了萬人騎兵,但吳國的馬場難以產出足以作為重騎兵的戰馬,所以多是輕騎兵,只有少數重騎兵。

這個問題直到兩年多以前吳軍在平陰大敗晉軍,繳獲了大批戰馬後才得以解決,之後吳國利用繳獲的戰馬順利組建了一支人數五千人的重甲騎兵,這次討伐蜀國,就出動了三千重騎。

此時,蜀軍剛剛被吳軍擊退,尚未來得及休整,吳軍就已經發起反擊,而且還是直接投入重甲騎兵這種大殺器,結果沒過多久就被打得大敗,前後有五千餘人被斬殺,剩下的敵軍則四散而逃。

援軍被擊敗以後,三泉守軍頓時軍心潰散,沒過多久便選擇了投降,吳軍在此繳獲十五萬石糧食。

這樣一來,吳軍甚至不需要從後方轉運潦糧草,只需要依靠繳獲便足以供應大軍,大大減輕了後勤補給的負擔。

而在這個時候,王衍率領的後續軍隊才剛剛抵達利州,當得知前線已經潰敗後,王衍頓時被嚇破了膽,當即便從利州快速向成都逃跑,一路上拆除各地浮橋,以防吳軍追擊。

接著,王衍又下令讓中書令王宗弼率領大軍堅守利州,並給他留下詔書,讓其等王宗勳等三個指揮使回到利州後就將他們斬殺。

蜀軍原本就士氣低落,軍無戰心,如今王衍又棄軍先逃,蜀軍聞訊後頓時更加士氣低落。

接下來的戰事對於吳國來說更加順利,佔領了三泉後,興元府也很快落入吳國手中。

接下來,楊炅在周本的建議下,留下五千人負責鎮守三泉、興元府兩地,以保證後路不被敵軍斷掉,而吳軍的主力則長驅直入,向利州撲去。

面對吳軍的大舉進攻,蜀國一方卻是一片大亂,各地守將皆惶恐不安,軍隊將士人心惶惶,士氣極為低落。

武德節度留後宋光葆、武定節度使王承肇、山南節度使王宗威、階州刺史王承嶽等人,先後派人向吳軍請降,他們唯一的請求就是能保住自己的富貴,希望能繼續擔任節度使。

面對這樣的要求,楊炅自然不能答應,吳國的國策就是削弱地方勢力,防止節度使坐大,如今怎麼可能還留著宋光葆等人?

於是吳軍繼續進攻,不過還不等吳軍趕到利州,利州守將王宗弼便與王宗勳等三個指揮使合謀,一同投降了吳軍。

接下來,吳軍長驅直入,直撲劍州。

劍州守將憑藉堅城,妄圖抵抗吳軍;可惜他雖然有守城的決心,但他手下的將士卻沒有。

幾天之後,劍州守軍發動兵亂,將守將綁縛送往吳軍大營請降。

到了此時,就算是傻子也看出來蜀國已經大勢去了,吳軍的勝利已成必然。

所以宋光葆、王承肇等人此時也不敢再提過高的要求,一個個都只希望能保全家人就行,若是還能在吳國繼續擔任一官半職,他們就感到心滿意足了。

這一次,楊炅並沒有再拒絕他們,而是接受了他們的請降。

這樣一來,梓、綿、龍、普、洋、蓬、壁、梁、開、通、渠、麟、階,這十三州的地盤便全部落入吳國手中。

至此,成都前面的所有險要之地已經全部落入吳國手中。

四月底,吳軍攻佔漢州;幾天後,大軍抵達成都城下,開始圍城。

到了這個時候,王衍已經是眾叛親離,面對吳軍的進攻,只能與群臣相對哭泣,對於如何解圍卻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