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傷,右翼的戰局頓時發生改變。
原本楊渥給右翼派去了援軍之後,李章很快就穩住了戰局,之後敵我雙方不斷展開慘烈廝殺,打得難解難分。
然而就在剛才,李章正在指揮麾下將士與敵激戰時,一支流矢射中他的頭部。
結果李章當場倒下,生死不知;吳軍一方也因此出現慌亂,而晉軍一方則趁機猛攻,戰局終於不可避免的朝著晉軍一方傾斜。
楊渥對著前來彙報的傳令兵問道:“右翼目前是誰在指揮?”
“啟稟大王,右翼的其他兩位指揮使也戰死了,如今是孟康孟都頭在負責指揮。”
楊渥聽了頓時臉色一沉,右翼的戰事已經到這種地步了嗎?
他僅僅遲疑了片刻便下令道:“讓孟康立即率軍後撤,退到山坡上來,重新組成防線繼續抵抗。孤會派兵去接應他後撤的。”
那傳令兵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大王,您是說後撤嗎?但我軍應該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楊渥聽了冷笑道:“堅持?以孤看,若是再過一段時間,那就不止是右翼會完蛋,孤的整個大軍都會完蛋!”
他看了傳令兵一眼,有些不悅道:“還愣著幹嘛?還不去傳達命令?”
那傳令兵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應了一聲,匆匆離去。
而楊渥則當即下令派一千人前去掩護右翼後撤。
不僅是右翼,他同時還派人去傳令給左翼的吳博和中線的朱虔佑,讓他們做好安排,準備撤退到山坡上來。
此時兩軍正處在焦灼狀態,雙方將士殺得難解難分,在這種時候選擇後撤無疑是非常危險的,甚至一個搞不好,撤退就有可能變成潰退,進而引發整個防線的大崩潰。
但楊渥卻是沒有辦法了,右翼在失去了李章的指揮後,如今僅僅靠一個都頭指揮,局勢已經非常危險,若是不趁著尚未徹底崩潰之前退後重整旗鼓,只怕大軍右翼就真的完蛋了。
而右翼既然要撤了,那麼中線和左翼也就相應的必須撤退,否則就有可能遭到敵軍繞後攻擊,腹背受敵。
與此同時,經過這麼久的激戰後,將士們傷亡很大,雖然此時因為天黑的緣故,還看不清每條戰線具體的情況,但楊渥知道,此時整個防線肯定已經存在不少漏洞。
此時只有將整個防線適當收縮,減少防守範圍,才能集中兵力加強防守的力度,進一步抵抗敵軍。
後撤命令下達後,接下來一段時間也是最危險的時刻,不僅是楊琰面色如土,楊渥的神色也顯得非常緊張,生怕出現全軍潰退的局面。
好在後撤的過程雖然有些兇險,但最終卻是安然度過,右翼在援軍的掩護下,安全撤到了山腰上。
中線的撤退緊隨其後,朱虔佑在得到命令後,沒有立即執行,而是先親自率領一支精兵對晉軍發起了反衝鋒,將晉軍擊退一段距離後,這才以精兵斷後,安全後撤。
左翼是最晚得到後撤命令的,而他們的後撤過程也最為驚險,當吳博率部後撤時,敵軍立即尾隨而來,跟在吳軍後面猛攻,一時間險情連出,差點便引發左翼的徹底奔潰。
好在關鍵時刻楊渥派了一千人前去支援,這才擋住了追兵,讓左翼穩定下來。
等到三線軍隊都成功後撤後,楊渥立即派人進行了一番清點,結果發現右翼之前加上援軍在內一共七千將士,此時卻只剩下三千餘人了;中線九千將士,此時撤下來的只有四千多人,而左翼的情況相對好些,四千將士有近三千人退了下來。
若是加上原本留在山上的生力軍,此時的吳軍已經只剩下一萬一千多人,也就是說,戰到此時,大軍已經摺損了一半的將士,剩下的將士們也有很多都帶著傷。
更為慘烈的是,各部軍官將領們的損失情況極為嚴重,比如右翼的都指揮使李章,以及他麾下的一個指揮使,一個副指揮使,如今都倒下了,只留下一個都頭在指揮;而中線和左翼的情況雖然好一些,但也損失較大。
當然,吳軍的傷亡固然慘烈,晉軍一方的情況肯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晉軍畢竟是作為進攻的一方,而且時間緊迫,為了儘快攻破吳軍的防線,可以說晉軍上至李存勖,下至普通士卒,此時都已經是拿命在拼,如此猛烈的攻勢固然成功迫使吳軍收縮防線,但自身的傷亡也大得驚人。
從吳軍後撤起,晉軍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衝擊,未能取得成果後,晉軍便暫時停了下來,準備稍作休整再來進攻,之所以如此,顯然也是因為傷亡太大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