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陽後,朱友貞命其前往關中募兵,結果一個多月時間下來,他僅僅募得一千新兵,根本就沒什麼用處。
倒是這期間他暗中派人與岐王聯絡上了,所以如今梁國大廈將傾之時,他的打算就是逃往關中投靠岐王李茂貞。
而趙巖的打算與張漢傑不同,他與岐王沒什麼交情,與北面的晉國同樣沒有交情。
若是投靠吳國的話,以他在梁國早就臭不可聞的名聲,趙巖自忖難以得到楊渥寬赦,所以為了自己的富貴著想,他不得不向吳國獻上一件重寶來保住自己性命。
至於其他朝中大臣,此時更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整個洛陽一片大亂。
……
洛陽大亂,吳軍的進軍卻是無比順利。
在武牢關輕鬆擊潰皇甫麟後,楊渥率領大軍繼續向西。
出兵後第四天上午,吳軍兵不血刃佔領偃師;這天下午夜幕即將降臨之時,大軍終於抵達洛陽城下。
與此同時,從南面而來的周本也在不久之後趕來城下匯合。
至此,吳軍徹底將洛陽城包圍起來,只等第二天天亮之後就能發起攻城之戰。
中軍主營內,周本等將領全部趕來商議軍情。
不過在商議軍情之前,眾多將領包括楊渥在內,此時卻被一件散發著奇異光澤的重寶給深深吸引住了。
“這就是傳國玉璽嗎?果然是一件奇寶!”望著眼前這件久負盛名,傳承了一千多年,象徵著中國曆代正統帝王的憑證,即便是楊渥此時也感到呼吸艱難。
原來朱友貞為了防止傳國玉璽被宵小之徒盜走,於是決定親自保管此寶,將其置於自己的臥室之內;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即便他已經小心防範了,但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卻發現傳國玉璽已然被人所盜取,送往吳軍營中邀功去了。
這個盜取傳國璽,將其送來吳**營邀功的人,正是趙巖。
“沒想到梁國人心已經敗壞了如此地步,連傳國璽都被偷來邀功了!”楊渥不得不感嘆。
趙巖固然是朱友貞的心腹,不過他也沒有出入禁宮的權利,之所以能偷到傳國璽,定然是他與朱友貞身邊侍從相勾結的結果,由此可見梁國的人心敗壞到了何等地步。
當然,梁國人心敗壞,這對楊渥來說卻是件好事;尤其是得到傳國玉璽,更讓他感到興奮。
傳國玉璽的來歷眾人皆知,經過歷代皇帝的傳承之後,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可與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九鼎相比擬。
歷史上李存勖滅梁後,此傳國玉璽落入後唐手中;之後又過了十三年,李嗣源病逝,其子李從珂登基;結果石敬瑭為了自己的野心而勾結契丹人,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引契丹人攻入洛陽。
李從珂最終懷抱此寶登玄武樓自。焚,從這以後傳國玉璽就徹底消失了。
後周郭威時,遍尋傳國玉璽而不可得,只好自刻了“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承到北宋。
雖然後世宋、明時期一直有傳國玉璽現世的訊息,不過經過各方考證後,那些所謂的傳國玉璽基本上都被認定為贗品。
真正的傳國玉璽一般認為在李從珂時就徹底遺失了。
而此時,傳說中的那件國寶竟然完完整整的出現在了楊渥的面前。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回想起史書中記載,玉璽上面有李斯用篆字書寫的八字,楊渥忍不住上前將其捧在手裡,仔細端詳起來。
“大王輕點!”郭崇韜等人見他急不可耐的將玉璽拿起,連忙小聲勸道。
見眾人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楊渥裝作雲淡風輕的樣子,道:“諸位愛卿都這樣一副表情作甚?梁國有此重寶,不還是被孤給滅了?可見所謂‘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說法,不能輕信。國家昌盛與否,在德而不在一件寶物上面!”
不過話雖然這麼說,但看楊渥那滿是興奮的臉色,就知道他的心情絕不是這麼的平靜。
傳國玉璽,若真的只是一件普通寶物的話,又怎麼會讓後世之人浮想聯翩,讓後來的歷代皇帝因為沒有此寶而深感遺憾呢?甚至許多身登大位卻無此玉璽之人,更是被譏笑為“白版皇帝”,以至於後世許多皇帝都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來淡化傳國玉璽的影響力。
楊渥手捧著玉璽端詳了半天,李斯書寫的那八個篆字依稀可以看出的確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璽身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最下面有三道象徵大海的尖波浪紋,肩部有三國時曹丕命人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