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宰相等,有功業成就的人的傳記叫“世家”
;再其次為“列傳”
,為某人的傳記。講列傳,大體上應該和我們現代的傳記一樣,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麼等等。 可是《伯夷叔齊列傳》中,敘述伯夷、叔齊的話沒有幾句,初看起來,還真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不知他說些什麼,越說越遠。 文章一開頭是:“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等等,一路下來,亂七八糟,東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齊的事情,倒是沒說幾句。可是他把歷史哲學全部的觀點,都放在這一篇裡。 他同時講到,上古中國文化,以禮讓為國,但告訴我們,堯讓位於舜,舜讓位於禹,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並不是說句:“你還不錯,由你來做。”這樣簡單,堯讓位給
211
891論 語 別 裁
舜,舜讓位給禹,都經過“典職數十年”
,叫他跟著做事做了幾十年,做部長,又做行政院長,都做了。 考察他,認為他實在行了,然後才讓位給他。“傳天下若斯之難也”
,中國文化公天下個個讓位的過程,是這樣不容易——德業的建立,需要經過這樣長久的考察。 他說從此以後沒有了,不是你拉過來,就是他搶過去。 他說得很明白,因此他說從此以後就有問題了。 武王統一天下,“伯夷、叔齊叩馬而諫”
,把武王的馬拉住,告訴武王:“你不能這樣做”。原因如何如何。 武王以後,禮讓為國的精神就更沒有了。 不過說得沒有這麼明顯而已,必須你自己去體會。 所以有人說《史記》是漢代的謗書。 實際不止是漢代的謗書,是對中國歷史嚴厲批評的一部謗書。 但是司馬遷有一個把握,他說要把這部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這個牛可吹大了,換句話說,他把當時的學者罵盡了。他等於說:“你們還能看懂我的書嗎?
只有把它藏起來,將來會有人看得懂我的書。“
由此再回轉去看孔子所說的“禮讓為國”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經沒有了,於是接著說下去為什麼要禮讓為國的政治哲學。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 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話來說: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後世則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講功業了。再
212
裡 仁 第 四991
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隱的老子,後世儒家尊奉為“素王”的孔子。 這個“立”
,是自己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的立。不怕沒有祿位,也可以說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養。 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瞭解,只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學而》篇最後的結論,是一樣的道理。
孔子四字禪
講到這裡,剛才提到過的一個問題又來了,上文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大問題。 現在呢?
子曰: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 孔子說“一以貫之”以後,現在便有什麼“一貫道”等附會的宗教團體出現,成了問題中的問題,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曾是曾參。 孔子對曾參說,為什麼不對別人說?這就是人的問題了,怎麼是人的問題?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很討厭。我們現在姑且把他劇本化來說,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裡,曾參經過他的前面,於是孔子便叫住他:“參!”曾參聽到老師叫,回過頭來,於是孔子便告訴他說:“吾道一以貫之。”就是說,我傳給你一個東西,一以貫之。 這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呢?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又不是錢,怎麼
213
02論 語 別 裁
一以貫之呢?但曾子聽了這句話以後,打了個拱說:“是,我知道了。”孔子講了這句話,自己又默然不語了。 同學們奇怪了,等孔子一離開,就圍著曾參,問他跟老師打什麼啞謎呢?
夫子又傳了些什麼道給曾參呢?曾子沒有辦法告訴這些程度不夠的同學,只有對他們說,老師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盡心盡力,對人儘量寬恕、包容。 就此便可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