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豫州糧價沒有問題,劉義康鬆了一口氣,這樣,豫州百姓還能吃上一口飽飯。
不過劉義康不能就此離開,於是六人換了衣服,離開了城池。
六人兩人一組,前往郟縣附近村鎮去了解情況。
劉義康和一名青龍衛士卒來到一個叫龍湖鎮的地方。
“殿下,前方有一鎮子。”
劉義康道:“我們去看看,記住,不要暴露身份。”
二人將馬匹藏在鎮外的樹林中,二人步行來到了鎮中。
鎮子不大,但是倒是挺繁華的,裡面很多商人來往不絕。
劉義康二人來到鎮中的集市,看慣了長安的集市,劉義康感覺這個集市很是簡陋。
不過進入集市,劉義康發現集市卻很齊全,各種貨物都能買到。
劉義康看著熱鬧的集市,心中有些震驚,他想到當初皇兄劉義隆頂住壓力也要發展商業,而且很多東西都掌握在朝廷手中,雖然在各地都建造了工坊來生產,但是核心的東西依舊在長安的將作監。
這樣的結果就是朝廷手中的資源很多,而且這些年,國庫越發的充盈,尤其商稅的徵收,讓國家的稅收的大頭從農稅變到了商稅。
雖然很多官員反對,但是劉義隆頂住壓力,實施了下去,尤其商稅司的建立,監督各地商稅的徵收,以免其中有官員中飽私囊。
如今的一個小鎮,集市就如此熱鬧,這些進入集市經商的人都需要繳納商稅,不過劉義康也發現了一些東西。
比如這裡面都是固定的商戶,他們的貨物來源除了從郟縣,就是附近村莊收來的,也就是那些村民只能將收穫的東西賣給這些商人。
劉義康於是來到一個布莊,這裡面的普通布都是附近村民手工織出來的,不像工坊織出的布那樣精美,但是好在價格便宜,深受百姓喜愛。
不過劉義康看完有了不同想法,這裡的手工布料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其中依然有巨大利潤。
劉義康將想法暫時壓制在心中,離開了集市,在集市中瞭解了一些東西,尤其貨物,全部都是由商人經營,這在大城倒還好,但是像這樣的小鎮就有些太侷限了。
就在這個時候,其他兩名士卒,從一些百姓口中得知了一件事。
當六人回到郟縣的客棧,兩名士卒拿出了一袋糧食,劉義康比較疑惑,於是開啟看了看,然後眉頭緊皺。
面前這袋糧食大約只有一斤,但是裡面卻摻雜了很多沙土。
劉義康道:“想辦法分開,看看有多少糧食。”
這袋糧食是粟,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小米,這個時候,南方多種植水稻,北方則以小麥、小米為主。
畢竟這個時候還沒有旱稻,北方不適合種植水稻。
面前的小米中大約有近一半的沙土,這就很耐人尋味。
劉義康道:“你二人去縣中購買一些粟米和麥粉。”
“諾。”
二人立刻前往郟縣的集市,這裡面有兩家糧鋪,都是官府授權的,宋國的糧食、鹽、鐵都是朝廷指定的商鋪才可以售賣,私自售賣處以重罪。
二人分別來到兩家糧鋪,購買了二斤粟米和二斤麥粉。
麥粉和後世麵粉不同,如今的麥粉只是將小麥磨成粉而已,後世的麵粉工藝就複雜的多了,不過相對來說,麵粉又有精加工,口感更好一些,而麥粉沒經過脫粒,相對粗糙,口感稍差。
二人拿著買回來的糧食來到客棧,然後和先前從百姓那裡買來的對比,差不多里面都摻了很多沙土。
劉義康有些憤怒,他本以為糧價沒問題,結果那些人在這裡下功夫,這樣算,這裡的糧價差不多要貴一倍。
劉義隆立刻開始寫奏章,糧食是根本,民以食為天,百姓吃不飽是要出大事的,劉義康知道,他只是看到了豫州一縣而已,其他州郡難保不會有同樣的問題,看來這件事要儘快解決,否則會出亂子。
寫完後,用火漆封上,交給一名士卒,道:“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
“諾。”
之所以用八百里加急,就是讓那些官員忌憚,不敢攔截。
按照宋律,攔截八百里加急罪同反叛,是要誅九族的。
很快,那名士卒離開客棧,在一處隱秘的地方,換上青龍衛衣甲,並將八百里加急的標誌插到了身上,然後策馬離開了郟縣。
確實,一路無人敢於阻攔,畢竟由青龍衛親自送的八百里加急可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