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伏羅率大軍在聞喜縣外駐紮,而河東軍駐紮在城內,毛祖德將雍州軍和朱雀衛駐紮在城外,和城內河東軍城掎角之勢。
河東軍戰力稍差,所以毛祖德讓河東軍駐守在聞喜縣內,他則率大軍駐紮在城外。
宋軍也接近十萬,雙方差距不大,所以拓跋伏羅有些擔心不過他對毛祖德並不熟悉,所以他有些輕視。
畢竟在魏國看來,宋國能打的那幾個可沒在這裡。
暫時檀道濟、沈慶之他們,拓跋伏羅還可能忌憚一下,還有一個柳元景,那可是在相州力挽狂瀾的主。
不過拓跋伏羅也不敢看輕毛祖德,畢竟宋軍戰力不弱。
很快,拓跋伏羅派出騎兵挑戰,宋軍有朱雀衛騎兵接戰。
雙方共六千騎兵,交戰起來聲勢頗大,這兩年,魏軍一直在追趕宋國宋國也不懈怠。
尤其五大精銳的騎兵,他們的目標就是黑風軍,那是輕騎兵的最高榮耀。
五大精銳都沒有重甲騎兵,只有輕騎兵,畢竟重甲騎兵的花費實在太大。
如今宋國和魏國都只能維持五千之數,連年征戰,耗費巨大,而且重騎兵不光要有精良的戰馬,還有鎧甲,這個時候的重騎兵可是人馬俱披甲,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
尤其宋國重甲騎兵,配備衝鋒用的馬槊和近戰的彎刀,還有騎兵用的勁弩。
裝備這些的騎兵所消耗的糧草十分驚人,足夠五名輕騎兵或者十五名輕步兵了。
不是劉義隆不想擁有更多的重騎兵,實在是養不起,光是戰馬就需要精挑細選,幾乎是萬里挑一了,而且一名重騎兵還需要三匹戰馬,這就更是增加了消耗。
輕騎兵消耗相對少一些,戰馬要求不像重騎兵那樣高,不過畢不是草原民族,宋國全國輕騎兵也就十餘萬左右,其中還包括各郡各州的兵馬。
像五大精銳,各位只有一萬五千騎兵,其餘都是其他兵種。
騎兵對戰很是激烈,宋國騎兵和魏國都不是最精銳的,但是也相差不大,雙方可以說都鉚足了勁,想要擊敗對方。
畢竟宋軍多次擊敗魏軍,魏軍也希望可以擊敗宋軍。
不過魏軍騎兵使用的依舊是環首刀,而宋軍則使用更加輕便的彎刀。
彎刀更加適合劈砍,而且不會給手腕更大壓力,所以,宋軍的彎刀更加靈魂。
而且宋軍輕騎兵也更加趨於靈活。
兩方開始衝鋒,宋軍則利用弓箭壓制魏軍,這一點兩軍相差不多,畢竟魏軍是鮮卑為主,鮮卑也是草原民族,特點就是善騎射。
然而宋國的騎兵訓練更加刻苦,宋國弓箭更加精良,這是宋國的優勢。
這也縮小了和魏國騎兵的差距。
弓箭上,宋軍和魏軍幾乎平手,隨後就是近戰。
宋軍騎兵的彎刀更加輕便,所以一輪衝鋒,宋軍佔據了優勢。
魏軍騎兵感到詫異,他們沒想到,面對的只是宋軍朱雀衛騎兵,居然沒能佔據優勢,如果面對的是宋軍黑風軍還可以理解。
隨後將軍進行了兩次衝鋒,宋軍的優勢越來越大,魏軍苦不堪言,要不是雙方後方都有大軍,沒能放開,恐怕將更加激烈。
魏軍主動鳴金收兵,宋軍也沒有追趕,這是拓跋伏羅的一次試探,不過結果讓他感到凝重。
他原以為十萬大軍足以佔據河東,然而如今距離河東郡治還有很遠。
這次騎兵交鋒讓他感到宋國的強悍,不過也看到了魏軍的進步。
好在,拓跋伏羅沒有看到宋軍重騎兵,這就是這次魏國的優勢,以五千重騎兵,足以擊敗宋軍。
現在,拓跋伏羅也不指望可以擊潰宋軍,只要能夠擊敗宋軍,先佔據聞喜縣就是進步。
好在,宋國並不都是精銳,需要朱雀衛還不至於那麼難以戰勝。
很快,魏軍退回大營,拓跋伏羅決定明日利用重騎兵擊敗宋軍。
拓跋伏羅這次打算以攻城為誘餌,引誘宋軍,再以重騎兵突擊,這樣勝算能夠大一些。
第二日,魏軍突然在城西擺開陣勢,而宋軍大營在東側,同時,魏軍派出騎兵和步兵阻擋宋軍支援。
當魏軍對聞喜發起進攻的時候,毛祖德在得知情況後,立刻派騎兵支援,不過毛祖德不傻,他知道魏軍定然中途攔截,所以,他派出三千雍州騎兵從城南繞過,然後突擊魏軍,其餘大軍向城北運動。
就這樣,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首先,雍州軍騎兵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