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要說慕容彥達雖然做官手腳不乾淨,頭腦卻是好用的,當時就覺得這中間有些問題,焉得這許多船隻和貨物都是應奉局和殿前司轉運的?礙著高強的面子,他不好橫插一手,暗地裡卻修書給杭州的燕青,要求他將應奉局的船隻和貨物報備一下,說是免得有人混水摸魚。

燕青曉得這是他做官要錢的手段,也不為己甚,差人拿了一筆錢和一份貨單送過去安撫。慕容彥達接了錢,心中滿意,將名單隨手丟給手下人,壓根也沒當回事。不想那些手下中卻有些呆子,真個就按著這名單去查驗來往貨物和船隻,一查還就真查出了名堂:當真有人打著應奉局的旗號來往江上!

“這不用說,便是李大哥咯?”高強聽到這裡已然明白,李俊是什麼人?江州一帶吃水上飯的,都得看他的臉色,人家有外號給你叫哩。混江龍啊,混的就是大江這條道。

李俊趕著賠了兩個不是,高強一笑作罷:“值得什麼,又不少了我應奉局一文,李大哥腦子動的快,這麼一來,各地官吏行會便都不好對李大哥伸手了。”

燕青笑道:“正是如此,我當初接信時,也沒放在心上,這等事交給官府處理就是。不料李大哥卻是手眼通天的,聽說官府察覺了他的勾當,立時將這些營生都停了,還央著一個與我應奉局有些來往的商賈,將他薦到我這裡來,說是索性拜了應奉局的碼頭,看看能不能光明正大用咱們的旗號。”

高強大為驚詫,心說這份膽識可了不起,一般像李俊這樣的人,身上半紅不黑,多半不肯和官方打交道的,李俊卻就敢親自來和燕青聯絡,倒真不愧了混江龍之名。

問到李俊時,他卻嘿嘿笑道:“小人在常曾聽人說,北地行商要買秀字牌,打御前轉運旗,南邊就得數應奉局吃的開。小人心中羨慕,便大著膽子讓自家的船隻都打上應奉局的旗號。不想行事不密敗露了,小人想著以應奉局的勢力,想必不能容許小人胡為,若要從此都不吃水上這行飯,卻又捨不得這點財喜,況且有許多兄弟兒郎也都指著這水上的買賣生髮。因此左思右想,不如一發投了應奉局,想來應奉局生意作得如此之大,只愁使役奔走之人不夠多才是。”

“好!有膽識!”高強一拍大腿讚道。在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李俊確實是有些頭腦的,非常懂得分析自己的優劣和處境:“我應奉局外洋生意越作越大,大宋的各種物產不論走到哪裡都是人家國中的搶手貨,現今愁的正是缺少內地的商路,小乙得了李大哥自然是極歡喜的了。”

燕青笑道:“什麼我得了李大哥?卻是小人上了李大哥的當才對,從此這清陽江上下就盡是李大哥的人船,我應奉局原本的船隻竟都沒了營生,端的了得!”說著幾人都大笑起來。

高強笑的還不只是這個,他笑的是水軍有了著落。李俊是什麼人?此人橫行江面,手下盡是些水上兒郎,單單名列水滸百八星的就有童威童猛兄弟,張橫張順兄弟,外加剪徑劫道頭領一員,催命判官李立。有這些人手,要練水軍有何難事?

餘下幾人都是燕青從杭州船隊中調來的水戰好手,須知杭州應奉局船隊如今遠行海外。這重洋之上可不都是王道樂土,中國商船所到之處賺的盤滿缽滿,豈會沒有人眼紅?為防海盜,各船隊中都配備了武裝戰船和水軍,以大宋當時的武備,這戰船行海上無人能敵,才保證了船隊能財源滾滾。

此番從船隊中抽調的水軍共計五百人,都還在路上未到。先期抵達的便是頭領三人,這三人姓氏不同,名字卻都叫一個青字,乃是孫青,魏青,徐青。三人一向行走東瀛海路,殺過海寇無數,東海道上闖下極大的名頭,喚作“一氣化三清”。

“好傢伙,這許多叫青的。前朝有狄青。年初剛殺了張青,宋朝人看來很喜歡叫青啊。不過這一氣化三清聽起來玄乎,遮莫是修真一派……”高強腹中嘀咕,嘴上不敢怠慢,這三青乃是正牌水戰出身,比李俊這種野路子的又不知強了多少,何況他們可是直接帶了兵過來的,主力中的主力。

這三青中以孫青為長,此人面色古銅雙眼發紅,顯然是常年在海上討生活被海風吹成這樣,喉嚨也有些沙啞,說話時頗喜斯文:“留守相公太過生分,我應奉局當初便是相公一手所創。若非如此,今日焉有我等的生計?既有差遣,萬死不辭,只是這內河水戰與海上大有不同,小人等不敢妄言成敗,來日還須詳探梁山泊水情,再定方略。”

原來這三青和李俊一路同行,一邊是大江上的黑老大,一邊是橫行海上的戰士。兩邊談起水戰來有說不完的話題。說到這剿匪的事,幾位卻有一致共識,內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