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部分

剩下師師獨對高強,要害又被人拿住了,眼見反抗不得,師師也只得軟了,求饒道:“衙內饒了奴家吧,實不是奴家出的聲……”

高強有了一聲:“不用你說,我豈不知是金芝?你和右京兩個都是心思靈動的,只有金芝心眼轉的慢些,看不出這其中的關竅。”心想經今日這一鬧,明日又不知用什麼面目去對金蓮?一腔“怨憤”,亦只得發在師師身上,當即輕輕齧住師師的耳垂。

“衙內,衙內……這,這可是堂後啊……”

第十二卷 燕雲中篇 第四五章

今十七月,种師道率得勝之師凱旋,以古禮獻俘於宣德摟前,兼行閱兵式。原本當朝廷上有人提出要舉行獻俘儀式時,頗有些大臣主張喜廷眼下既然並不打算一舉攻滅西夏,只是要穩固西北的戰線。那就不該進行獻俘式這類花頭,以免刺激了西夏,導致和議不成,戰事再起。

高強嗤之以鼻,越眾而出,當廷大聲駁斥,說道現在是咱們大宋打了勝仗,是和是戰,操之在我,說什麼怕和議不成?凡和議必以武威為後盾,要是如今咱們打了敗仗,你看看西夏人會是什麼嘴臉,還會和你來談議和麼?正是要煊赫武威,震懾夏人,才好談下對我大宋有利的條件來,保住西北十年太平,那才是最大的勝利。

這位當今炙手可熱的年輕大臣發話,那些反對獻俘儀式者自然是鴉雀無聲,趙佶也是今年輕皇帝,時下不過三十出頭,正是好大喜功的時候。高強這發言恰對了他的胃口,於是金口一開,此事遂定,不但要舉行獻俘式。還要盛大其事,屆時邀請中外使節一起到場觀禮,以顯示中華上國的赫赫威風。

這一日,种師道率參與閱兵的人馬走上御街。此役雖然進行短暫,但出塞作戰的部隊多達八萬餘眾,自然不可能悉數進京。乃是每一軍揀選一百名士兵,共計三千人進京面聖。此次閱兵,种師道也參照了去年高強搞過的玩意,搞的花哨無比,眾官兵的佇列操練儘管還不純熟,不過操起來也已煞是好看了。加之這一仗又是對西夏的大勝仗,大長了民心士氣,因此閱兵隊伍在圍觀百姓中獲得的喝影聲竟比去年的閱兵還要響亮幾分。

待大軍操過,便是領兵將帥种師道等人,押著此役俘獲的重要俘虜行經御前。此役大宋是先圍城後破城,因此城中西夏守軍五千餘人、民一萬餘人悉數被殲,統軍梁多凌倒是硬氣,戰死殉國。那首起亂事樹李阿雅卜大首領忒沒骨氣,居然又被捉了回來,部民也大多被宋軍俘獲,充作勞役。這批重要俘虜之中,便以李阿雅卜為首,餘外又有夏國將校若干,其中戴銀羽者就有十餘人之多。

趙佶見了這等威勢,志得意滿。身旁的大臣和各國使節的馬屁聲更是讓他有些飄飄然起來。美中不足的是西夏使節拒絕出席,顯得很不給面子。忽然之間,趙佶望見御街上佇列中一人白髮颯然,夾雜在宋軍的紅色軍服中,顯得格外耀眼,登即想起捷報上所說的此役先登武松來,招手喚過一旁侍立大臣中的高強,命他指認。

高強對武松自是熟悉不過,便即點頭稱是,趙佶心下大生好奇心。當即命於宮中設宴,犒勞此役有功將士,自統領官以上皆得出席。

大宴有功將士,自然少不得許多繁文縟節,不消——贅述。待行御酒至武松時,聽聞是此役先登,功為最,趙佶大悅,便喚近前來,問了武松情事,知是去年閱兵曾賜過御酒的梁山招安頭領,當即笑道:“當日高卿家奏議招安,說道爾等俱是身在山澤,心懷忠義之士,今日卿家為國立功,果應當日之言,且滿飲此杯。”武松並無二話,慨然一飲而盡,趙佶見了這等灑脫,更是喜歡,但見武松一頭長髮大半已轉成銀白,偏生面色又是紅潤如少年,不由得好奇:“卿家,你去年來此時,亦不見這一頭白髮,今日為何這般?”為因當初梁山招安諸將中,只有武松一個是出家人打扮。因此趙佶對他印象頗深。

一旁高強聽見問這問題,倒有些尷尬,不期然又想起前日和金蓮的糾纏來,心說賢弟啊,愚兄到現在和金蓮的關係也沒走上正軌,這算不算有負你的囑託?武松卻不望他,朗聲道:“誠底河城之役,我軍將士衝鋒冒刃,一往無前,蹈死不悔,臣之兒郎多有折損,以故憂愁,一夜白頭至此。”

趙佶聽了,嘆息非常,因降詔此役陣亡及被傷將士從優撫卹,於常例外加倍給予,以激勵士氣。一旁樞密使侯蒙和副使高強一同應了。高強因奏武松一軍遠戍陝西已經一年,氣西北息兵之後,誰許回戍原地,與其家人團聚。趙佶正在興頭上,一概照誰,趁著酒興,又或者是武松這白髮僧袍的造型刺激了趙佶的創作欲,皇帝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