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宋獻策又對李過道:“兵在精而不在勇。我軍人數雖有八萬,卻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依宋某之見,將軍應當立即對軍隊進行整編。”
李過問道:“按先生之意,該當如何整編?”
“挑出精銳,組建戰兵。”
宋獻策道:“可參照闖王的“老營”方式,將軍中青壯和有過戰鬥經驗的將士挑出來,另組一軍稱為戰兵營;而那些剩下的老弱,則組成輔兵營。
武器盔甲優先滿足戰兵營,糧草物資也優先滿足戰兵營,將戰兵營打造成一支精銳,用於在關鍵時候投入戰場,克敵制勝。
而輔兵營,則主要用來跟敵人拼消耗,比如攻城時擔任敢死先驅,消耗敵人兵力和戰略物資等等。如此行事,則將軍之軍隊,必會戰力倍增。”
李過聞言,便依計而行。
在進行一番整頓之後,再次揮軍攻打莒縣。採用拼消耗的戰術,用督戰隊驅動輔兵去送死,晝夜不停地攻城。
這種不顧傷亡的攻城,並不是想將城池攻破。
其目的,是消耗城內的物資。
在戰死了兩萬多輔兵之後,城內劉澤清的軍隊也傷亡了兩千多人,僅剩不到六千人。而且,由於劉澤清的軍隊是敗退到莒縣的,所攜帶的物資以及城內的物資儲存都不是很多。
在宋獻策的這種“拼消耗”的戰術下,箭矢、彈藥等物資也很快就被消耗殆盡。
無奈之下,劉澤清只好率軍突圍,帶著僅剩的六千殘兵,倉皇逃回了濟南。
如此一來,青州府境內,再也沒有任何官兵可以擋義軍前進的步伐。李過在莒縣休整了一天,再次起程,帶著六萬多人馬,直撲登萊而去。
登萊境內,頓時風雲變色。
……
(附錄:明末登萊地圖。)
……
喜歡明朝:我的鉅艦大炮()明朝:我的鉅艦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