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部分

直到現在,老奧西姆仍然堅持著他的既定思想。

為了世界盃而培養球員,將亞洲盃當成訓練賽來打。

也許,老奧西姆的執拗給日本隊這屆亞洲盃的比賽帶來了一些困難。

一些年輕球員在比賽中因為過於緊張,沒有發揮出最完美的水平。

但所有人都看得到,日本隊在經歷了小組賽之後,的確是越打越好了,年輕球員都在飛速成熟之中。

如果說半年來,華夏隊是進步最快的球隊,日本隊就是七月份進步最快的亞洲球隊。日本隊的身高,明顯比華夏隊矮了一截。整支球隊中,除了中鋒矢野貴章18c,主力中後衛中澤佑二187c,其他球員的身高都在18c以下,就連門將川口能活,也才18c,身材最矮的是前鋒佐藤壽人,甚至只有17c,就算在普通人中,也不算高大。

實際上,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大大超過了華夏人。

但是,日本隊的球員一貫比較矮小,這與他們近些年一直在學習義大利足球有關。

在日本,最受關注的歐洲聯賽,不是西甲,也不是英超,而是意甲。

日本在義大利與多傢俱樂部有合作,每年都會組織青少年去義大利的訓練營接受訓練。

日本名氣最大的球星中田英壽,就曾經前往義大利接受訓練,成名後加盟的也是意甲佩魯賈。

義大利足球講究協同,要求球員必須具備靈活的身手和快速的反應能力。

久而久之,那些身材高大的球員就逐漸被淘汰了,沙裡淘金最後剩下的大部分是身材中等的球員。

然而,與韓國學習荷蘭足球的天生不足類似,義大利足球風格也不是日本人能玩的。

義大利人的灑脫和悍勇他們可以學習,但日本人天生不具備義大利人強健的體魄。

所以,日本人又將目光轉向了身體素質同樣不高的西班牙。

所以,日本球員是接受著義大利式的足球訓練,卻踢著西班牙風格的足球。

話說,韓國與日本兩國足球的發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

韓國足球的主導者是韓國足協,透過聘請荷蘭籍教練的方式,將荷蘭足球元素融入本國足球。

日本呢?主導者卻是站在足球俱樂部身後的企業。

日本企業透過贊助、廣告的方式,進入義大利足球領域,在很多義大利俱樂部,都能發現來自日本的贊助商。

然後,日本俱樂部就得到了派遣青少年去義大利接受足球訓練的機會。

日本企業不傻,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打入義大利市場,在很多意甲比賽的現場,出現最多的廣告,不是義大利企業,而是日本。

所以,日本足球的發展,實際上得益於日本企業的對外擴張,是日本企業的投資行為的衍生產品。

這就不難解釋,很多日本球員,進入歐洲聯賽,最先選擇的就是義大利聯賽。一些華夏球迷猜測義大利與日本在二戰時曾經是同盟,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單純的金錢利益而已。

第775章很爽的感覺

現任亞足聯副主席的華夏人張亞龍,也是開心地和哈曼坐在了一起。

作為已經擔任亞足聯副主席11年之久的華夏足球界老資格,張亞龍已經歲,他同時還擔任國家體委、足協的多個職務。

不過他最新的重要職務,是京城奧組委體育部部長。

早在4年,就是他透過四處遊說,取得了4年亞洲盃的舉辦權,但是,華夏隊在那屆亞洲盃上並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這一次,華夏隊竟然在亞洲盃上依靠自身實力,再次殺入決賽,張亞龍能不喜出望外嗎?

近幾年,華夏男足每況日下,僅僅依靠女足苦苦支撐,張亞龍在足球界的精力投入越來越少,在亞足聯內部的地位也變得無足輕重,所以,張亞龍才有意轉到新成立的華夏足球大聯盟,省得在亞足聯不受待見。

然而,現在,華夏隊重新打出了威風,這讓張亞龍內心中的火苗燃燒了起來。

張亞龍看得出來,這一次的華夏隊與以往都不同。

雖然,仍然是集中了全國之力,但明顯不是一錘子買賣。

單單說谷成龍這個僅有歲的年輕球員,如果他能成長得足夠強大,能支撐華夏隊幾年?

那也許是十年!

十年!

如果華夏隊能夠在亞洲強隊的位子上,穩住十年,那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