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於洋,生於*年農曆四月初二,在忻州鐵路技校學了二年,現在也參加工作了。
這樣的家庭,對二妹來說,應該說是幸福的。
因為幾代單傳,二妹公公在世時還讓她多生幾個孩子,可趕上國家計劃生育這個時期,你想多生也會受到國家限制。只生一個孩子是國家一項基本國策,限制二胎杜絕三胎是制度。有錢也不行。好在平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強壯多了,文清和洋洋的身體也很健康。
二妹公公身體一向很好,前幾年病了一場,在醫院住了幾天,還做了一個小小的手術,按理說沒有事情了,誰知二零零四年農曆二月二這天,他老人家執意要到蘇村看戲,戲沒看完,他老人家竟吐血而亡,走了……
二妹婆婆的身體一向不好,身體瘦弱是一回事,年齡大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好在她老人家不愁衣食住行,也不必替子女們擔憂,只是正常飲食起居,免去了請醫生看病,花錢無所謂,有所謂的是讓兒女們操心。古人有句俗語:吉人自有天相。相信她老人家福如東海的同時,也會壽比南山的。
三妹名叫張潤蓮,生於一九七四年農曆七月十二,屬虎,小名叫三妞。初中畢業後,在村裡教過幾年書,也寫過幾首詩。後隨夫進城,先後在一傢俬企、編輯部、電視臺、山西工人報社從事文字與新聞工作,現任太平洋保險公司忻州營銷部主任。
二弟名叫張德昌,生於一九七八年農曆六月十九日子時,屬馬,小名二旦。高中畢業後,他考入湖北工學院,愛好書法,閒餘時也與詩為友。為人處事,大有父親風範。大學期間,又是全校師生萬人矚目的物件,歷任校共青團委書記、校刊編輯部總編、校學生會主席等職。現在浙江寧波市一傢俬企工作(好像是做飲水機或淨水器的),任公司老總秘書,兼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娶妻大元,湖北人氏,隨弟居住寧波,亦從事企管工作。
三妞與二旦愛好文學,有可能受我影響所致。因為年齡因素,我們來往並不很多。他倆屬於新時期的年青人,有理想,有抱負,也有遠大志向。相反的是,我與大妹二妹卻是另外一種人生,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不思進取。
我想,把“距離產生美”這句話,用在我們弟妹五人之間,實在是沒有道理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的兒子:我驕傲
我的兒子:我驕傲
在本書開頭,我曾提起過村裡一位人,他老人家是我的異族叔父邢天倉,也是我和愛人成親的“媒漢”。這個時間是一九八四年的冬天。我從呂梁回來,父母就給我張羅親事,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不想在外漂泊,想調回忻州,想回到父母身邊。於是就尋找往回撥動的理由,最好的理由就是夫妻兩地生活。我想起了自己的婚姻,況且我已到了結婚的年齡。
那年我二十三歲。
那年冬天不怎麼寒冷,雪花遍野,連樹枝上也掛滿了白白的雪絨。父母和我說,我覺得也行。於是就準備定婚。第二年春天,雙方擇一吉日,請雙方親戚朋友吃飯,然後宣佈此事,人人臉上掛著喜糖和歡笑,在大街上遇到所有的人,他們都為我倆祝賀。
我和愛人也同祝賀的人說:同喜同喜。然後舉手作揖。假期到了,我要走,記得還給愛人留了一個信物。現在想不起那個信物是什麼了,總之是一件有意義的東西。於是,那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和愛人在呂梁地區供銷社食堂舉行了結婚典禮儀式。二十八天之後,我調回忻州。父母於當年農曆十月初六,在村裡又給我倆舉行了一次結婚典禮儀式。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七,就有了兒子的到來。
兒子一生下來,體重有四公斤多。因為胎兒大,不好生,醫生建議剖腹產。當時在醫院還有這麼一個說法:初七小子,初八閨女。意思是說:初七這天生下的孩子都是男孩子,初八這天生下的孩子都是女孩子。
村裡人有這個講究:買地要買窪窪地,娶老婆要娶墩墩的。意思是窪地能聚雨水,不怕天旱,娶老婆要娶墩墩的,意思是母壯兒肥。兒子的出生,正應了這句俗語的正確。初為人父,我是非常高興的。高興之餘,身上自然又多了一份責任。那時我的工資偏低,一月才掙四十一元錢。這些工資養活三口人,還是有些艱辛,好在愛人手緊,平時也很仔細,從不亂花錢。雖說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一家三口還是非常美滿的,也是幸福的。
有一事需要註明,就是小兒剛生下來時特別愛哭。尤其是在晚上,怎麼辦?我與愛人商量了一下,買了一輛童車,把兒子放進去之後,我就在地區供銷社院子裡轉來轉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