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說與他是同宗之人,還確切的說出幾輩子前的事情。楊方也聽說過嶺南一枝秀的名號,有些威名之人,楊方總得給點面子,又是自己的遠親。楊秀雲開始忽悠楊方,說他面上有帝王之相,將來必定成大事。又說江小郎氣數已盡,缺一個接替他位置的人,而縱觀江小郎身邊之人,沒有一個能擔當此重任,想邀楊方出山,共謀大事。其實楊秀雲和甘霖,怕自己人手不夠,才想到這個土財主,他們想殺江小郎,也想殺皇上,對楊方的一番話,都是騙局,想成事之後,楊方也就是那種“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楊方又不是傻子,豈能他說黑就黑說白就白,也知道皇帝南巡是來剿滅江小郎的,江小郎氣數盡了那是正當,和朝廷作對,那是死路一條。現在你來要我和你一起共謀什麼大事,就是代替江小郎來對抗朝廷。
誰知楊秀雲聽了楊方的話,是哈哈大笑,“兄誤會弟的意思了,你我是同宗,我怎能要你去做那樣的大逆之事,我的意思正是因為皇上御駕親征,來剿滅江小郎,而我和九爺甘霖等人,曾力勸他棄械投降,歸順朝廷,封個一官半職,豈不樂哉,誰知他是反到骨子裡了,執意不肯歸順,聽說那皇上當太子的時候,就北伐契丹,西征大夏,滅了尤國,又從眾兄弟手中奪得皇位,非同尋常,這次他來,江小郎必死,若你我先皇上出兵剿滅江小郎,到時就是首功一件,弄個一品大員噹噹也好,不然,你再有錢,你既不能青史留名,你的後世子孫也是籍籍無名。”
楊秀雲這番話,說的楊方几夜未眠,反覆思量,想想還真是有道理,自己雖然是家大業大,也還是個土財主,等到自己的兒子想求取功名之時,也得寒窗苦讀,若能高中還好,若是落第,難道都要守著這點田產,碌碌無為的過一生。若自己真能把江小郎剿滅,被皇上封官,說不定就是世襲的侯爵,也能福廕子孫後輩。於是他決定,出兵剿滅江小郎。
後來,他又聽說江小郎被皇上封了個什麼鎮南王,這擺明江小郎和皇上業已媾和,自己豈不是被楊秀雲忽悠了。
誰知楊秀雲有說,“那江小郎現在是眾叛親離,覺得自己支撐不下去了,突然態度急轉,私下裡和皇上言和,我們可繼續出兵,剿滅江小郎,然後對皇上說,江小郎是所謂的歸順,是矇騙皇上,是拖延時日,好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他正在暗地裡密謀,刺殺皇上,無論皇上信不信,反正到時江小郎已死,皇上也正缺個人來管理這個爛攤子,兄你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楊秀雲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又把楊方說動,才決定派出人馬,剿滅江小郎。
而淳于鳳以為,他要謀反。
楊方聽淳于鳳這樣說,不禁搖頭道:“你是女子,哪裡懂男人的心思,即使我家資萬貫,也還是個土財主,而我的子孫後輩,為了一點功名,也會煞費苦心,難道讓他們和我一樣,守著這片田地過一生,不不,我正值壯年,拼出一片天地,不說是青史留名,也會為世人所稱道。”
淳于鳳實在是忍不住,說道:“你做的是大逆之事,還想青史留名?”
楊方一愣,“鳳兒,你的話我不懂,我做的是正義之事,怎麼成了大逆之事?”
淳于鳳知道自己說走了嘴,但是事關緊急,再和他繞來繞去,怕真的耽擱簡旭的計劃,說道:“你不是在反抗朝廷嗎?這還不是大逆之事?”
楊方先是愣住,繼而哈哈大笑,“鳳兒,你告訴我,你究竟是誰?因何說我反抗朝廷?”
淳于鳳看楊方對自己的身份有所懷疑,心裡合計要不要攤牌,不行,能騙一時是一時,實在不行,就來硬的,說道:“所謂大事,難道不是反抗朝廷嗎,敢問這天下,還有什麼大事可做,不都是對神器的覬覦,夢想自己成為新主。”
楊方嚇的噓了一聲,“鳳兒你小聲說話,這可是掉腦袋事情,我是想幫助朝廷對抗江小郎,怎麼能是反抗朝廷呢。”
什麼?楊方的這番話讓淳于鳳頗感意外,難道他不是對抗朝廷?不對,那楊秀雲和甘霖之輩,根本就是存心不良,是楊方騙我?
“大人,你為何要對付江小郎?誰給你的使命,是當今皇上嗎?”淳于鳳故意這樣說道。
楊方見淳于鳳苦苦逼問這些事情,心裡有些疑惑,不能再說,和這個女子認識也不過一日,她的身份不明,別是江小郎的奸細,但從她說話的口音上斷定,她絕對不是南方人氏,不然自己早就對她懷疑了,為了安全起見,暫時還是不要說的太多。於是說道:“鳳兒你先休息,我還有些事務要處理,一會兒大夫就會來了,如是有病就趕緊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