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美國就是最後一站了,joe,全靠你了!”
“放心吧,林董,我一定努力!”
…………
2003年10月23日,路演第八天,林風一行人到達紐約,開始了路演的最後一站,美國之行。
沒想到一下飛機,路演團隊成員的電話就此起彼伏的響起。
眾人這才知道,夢龍上市的訊息已經傳回國內,現在即使是在美國,也有大量媒體正等待著採訪他們。
林風臉色一沉,胡鬧!
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刻,70 % 的股票發行份額還要靠美國的路演呢!
當下下了嚴令,謝絕一切採訪和媒體接觸,所有采訪都推後到上市當天之後,所有人的精力必須集中在路演上來。
因為美國的地域廣闊,路演行程又遍佈東西岸,再加上為了避免在機場候機時遇到記者。
林風拍板,直接包租了一架小型商務飛機。
不得不說,哪怕是普通的小型商務飛機,乘坐的自由和便捷感受也遠非乘坐民航可比,林風和葉薇語笑稱,將來有錢了,也買架私人飛機玩,被葉薇語甩了個白眼:“燒包!”
正如林風所預計的那樣,美國沒有成規模的無線增值業務,卻有著全球最優秀、最挑剔的投資者。
路演過程中,美國投資者的提問,是專業的、挑剔的,甚至有些苛刻!
在波士頓,投資者不僅對夢龍的業務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逼問,而且對公司的營銷策略進行置疑:你們是如何認同產品的理念的?如何靠它來贏利?事先付費的業務,會不會造成財務問題?品牌的認知是不是成功的關鍵?在營銷中,你是否運營前拉與後退的策略?你有沒有在企業市場進行滲透?與內容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
還好經過了歐洲階段的路演,類似的很多問題林風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中國,行動通訊時代已經到來。因此,市場變得越來越成熟,運營商與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的界限很明確,各做各的生意。這是兩種生意,要求不同的經營理念和人才,就像造高速公路的人,不會去造汽車一樣……”林風娓娓道來,把夢龍這種基於與中國無線通訊運營商 (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 ) 的利潤分成的內容提供商(sp),兩者之間的商業模式講得格外清晰。
“首先,我們將自己定位於‘無線娛樂內容服務供應商’,我們的贏利模式很清晰。無線增值服務繼承的是電信模式,計費系統完善,即使是0 。 1元的簡訊、3元的音樂彩鈴,都會給投資人帶來巨大的回報……”
而在投資者問到和競爭對手的競爭關係時,林風以“創新”做答,並列舉了夢龍發展過程中的很多舉措,如彩鈴的提前佈局等,最終贏得了投資人的認可。
而夢龍的財務狀況,則是最不需要林風費口舌的了。
夢龍財務表現是否足夠讓人滿意?資金回報率是否足夠高?未來是否能夠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這都是投資者關注的核心問題。因為這涉及到對公司的價值評估!
而這恰恰是夢龍路演ppt中最大的亮點。
從2001年8月創業時第一個月的4萬美元收入,到2003年底預計達到3800萬美元年度收入,夢龍的財報上,清晰劃出一道漂亮上升曲線的收入和盈利資料,而年複合超過500 % 的恐怖超高增長率,令美國的投資人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無線增值業務的發展和夢龍的運營能力。
而林風給出的一些資料,也讓他們認識到了未來夢龍依然存在的巨大的增長空間。
“大家都知道,夢龍是中國最大的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而下面一些資料,可以看出,我們依然處於發展的初期。”
“2003年底,中國的移動使用者將達到近2 。 7億。根據中國資訊產業部和pyramidresearch所作的調查,到2005年底這個數字將超過3 。 9億。
“儘管增長迅猛,但與其他國際市場相比,中國的移動使用者滲透率仍顯低下。目前美國人中有55 % 的人使用手機,在香港這一比例更是高達91 % ,而目前中國只有21 % 的人使用手機,再考慮到中國13億的人口,這一市場的潛力可想而知!”
“據統計,2002年中國總的無線增值業務銷售額只佔總的無線收入的3 。 5 % ,相對其它市場上先進的無線增值業務的成熟運營者來說比率極低。我們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