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有三面牆,一個勁兒的往裡灌風。考生必須不時地放下手中的毛筆,用力搓那十根胡蘿蔔,不然非要凍僵了不能寫字。至於已經凍僵了的雙腿,管它作甚,反正又不用它寫字。
與大多數考生相比,沈默的應試生活無疑是十分愜意的,一覺睡到第二天破曉時分,用昨日的剩飯煮了個白粥,還切碎了倆皮蛋,一點瘦肉進去,做了個簡易版的皮蛋瘦肉粥。
洗臉刷牙之後,粥好了,飽餐兩碗,渾身都暖烘烘的。沈默這才帶上若菡給準備的超薄紫貂皮手套,這東西是依照他的手型,完美縫製而成的,戴上後完全不影響寫字,且十分保暖。
再加上懷裡揣的小暖爐,腳下擱的小風爐,可保證他完全不受風寒之苦,能夠安心舒適的答卷。
待身心都調整到最佳狀態,他才從牆上取下卷袋,開啟試卷,仔細審閱那前三道四書題。鄉試時這三道題就是根本,現在會試更甚。因為這三道是皇帝命題,考官們自然要將全部的精力投注於此,所有從沒聽說有人以五經題中式,後面兩場更是想都不要想。
三題之中,又以首題最重,這是毋庸置疑的。當沈默看到首題時,不禁莞爾,只見那題目只有五個字,曰‘生財有大道’……可見人窮瘋了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嘉靖皇帝竟然在會試題目上,直截了當的問詢起,如何解決大明朝的嚴重經濟危機的問題。
但這題目並不會引來非議,因為此句確實出自《大學》,論述治國之道的‘傳’之第十章,原句是‘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生之者多’是創造財富的人多;‘食之者寡’是寄生在前者身上的人少;‘為之者疾’是創造財富速度的快;‘用之者舒’是消耗財富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