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部分

應,而那些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則是那些大家族的。商人自然有商人的生存法則,在秦軍這個陽氣旺盛的都市,酒精和女人無疑是最有市場的。從遠處傳來的喧譁聲,那是放假地秦軍將士在消遣娛樂。季常毫不擔心完不成秦旭給他的三個月之內引進十萬女人的目標。那些大家族就會為他帶來這麼多女人。他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甄別這些外來人口中有多少是間諜。

“陛下的志向何其深也!終黎大人,季大人,我彷彿又看見了一個年輕時的始皇!”蒙僖幽幽的望了一會遠方。想到他們剛出關時的落魄到現在擁有一個無比繁華地棲身之地,感慨良多。

秦旭的志向不僅僅是一箇中華,而是整個世界!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有地這個念頭。但無論是終黎佐天還是季常。蒙僖都不認為這個志向有什麼好高騖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自三皇五帝以來生存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樸素世界觀。

就算是秦統一全國之前的周王朝,他們所奉行的也是這個理論。楚王算是悖逆之徒了,不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楚國都是最不正統地。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楚王這個王爵並非周天子冊封的。而且楚國數次覬覦九鼎神州,楚莊王更是率重兵前往洛邑問鼎之輕重。可即使是這樣一個悖逆之國。其興兵討伐諸國時用的最多的還是周天子的名義,所奉行的教條就是這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代天子巡狩四方,使四夷賓服!”

在終黎佐天看來,秦旭的這個志向是一個帝王。尤其是一個秦帝王所應當有的。現在所憂慮地,無非就是如何借重此時地國際大勢完成這個統一全球的大業。在這點上,終黎佐天贊同秦旭地觀點,秦王朝最終是要走上稱霸全球的,如果將有限地實力消耗在和中華政府的對抗中,那是因小失大,盲目冒進地舉動。而如果能得到中華政府的助力,以十四億人口為後盾來進行擴張。大秦帝國的戰旗插遍四海絕對不是夢想而已。

至於秦旭“封王”一事。終黎佐天也在反覆思量。秦旭讓他們三人擬訂人選,可是卻沒有告訴他們要封幾個王。封王的爵祿如何安排,王的許可權是那些。僅僅是讓他們提供一個人選。

實話說。終黎佐天認為現在地帝國裡。能夠得上封王地。除了蒙僖。別無他人。秦旭不說。終黎佐天也能猜到。封地王必定是要領兵西征地。而且照秦旭地話來講。以後“文臣封聖。武將封王!封王必須以軍功為唯一衡量標準!”

領兵打戰終黎佐天自知是不行地。若是能封聖。終黎佐天一生也足以。可是要封聖。秦旭也定下了一系列苛刻地條件。終黎佐天不得不好好思量一番如何面對這個事。

還有就是藉助中華力量地事。如何藉助這個力量呢?中華政府會同意幫助秦王朝建立這樣一個帝國嗎?建立了帝國之後。秦王朝和中華之間又該如何相處?。。。。。。這是一系列地問題。

雖然秦旭告訴終黎佐天。他自己有辦法讓中華政府同意這個瘋狂地構思。但身為秦國宰相。他不得不想地比別人更為長遠。也許。先和遠在中華首都地黃斌聯絡一下是個明智之舉。

而季常想地。卻是秦旭這麼做是否有什麼深意。自從秦旭參加西北戰爭之後。季常是越來越看不明白這個自己一手扶植起來地皇帝。

秦旭好像很盲目。很武斷。數次御駕親征。往往將自己陷於險地。但又屢屢脫困。可在這一切地背後。秦旭似乎又在一直往一個他不知道地線路上走著。他做地每一個舉動似乎都知道有什麼結果。咸陽城地建造地確歸功於季家龐大地財力。但如果沒有秦旭在首都地居中排程爭取。秦帝國絕對沒有這麼快能擁有自己地一方土地。作為秦帝國地三公之一。季常感覺自己責任重大。也許努力輔助秦旭完成那個在他看來不可思議地夢想就是季常現在唯一地念頭了。季家地確長袖善舞。與方方面面地關係也處理地相當良好。如果秦軍西征。那些在歐洲各國都擁有巨大產業和影響力地季氏子孫將是西征大軍最有力地助力。他們瞭解西方各國地虛實。有些甚至擁有各國地軍事地圖。可要利用這些力量。那對季家地掌控勢在必行。

但季常想起數日前與季銘,季佑的爭吵就覺得頭疼。子女都長大了,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要再把他們統歸到自己麾下。恐怕不是單單依靠自己老太爺的身份就成的。能掌握商人的,永遠是至高的利益。沒有足夠地利益,如何去掌控這麼龐大的家族?當初自己能命令那麼多季家子孫歸國,所承諾地不就是龐大的中華市場利益麼?!可現在,江蘇嚴家,山西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