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數代人以後,甚至很難想象,在泡沫之外可能還有一種替代生活方式。但是,遲早而已,泡沫內部的生活與外部更大的現實之間的不協調的張力,一定會伺機尋求釋放。泡沫不可能永遠持續擴張。

我們認為,工業時代就是這樣一種擴張已久的泡沫。它的膨脹已經持續幾百年了,因而人們很容易假設,它將永遠持續下去。但是,泡沫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即生物學家威爾遜(E。 O。 Wilson)所說的“真實的真實世界”(the real real world)。而且,我們已經開始見證,工業時代走向終結的跡象早已清晰地顯現於世了。2

“真實的”真實世界

如諺語所說,“萬有引力不只是一個好概念,它是個定律。”工業時代的泡沫在好幾個方面違背了自然界更大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一直生活在這個泡沫中的人現在必須認清這一點,才能看到未來的路徑。

比如,我們來考慮一下,在工業時代泡沫中我們是如何滿足基本人類需求的,這包括:能源、食物和水,以及確保我們物質生活安全和福祉的產品和服務。(見圖。)

地球上的生命在大約20億年的時間裡一直依賴一個能源:太陽輻射。它是大到森林、草原、海洋生態系統,小到毛蟲的能量的同一來源。

相比之下,我們工業時代泡沫中,90%以上的能源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

類似的,在自然界,大多數食物來自本地(儘管有時種子可能傳播很遠)。而我們的食物則很少來自本地,它們透過運輸來自數千英里之外,而且經常是轉基因的,或者透過其他防腐劑來使其經受得住長途運輸。

自然界中沒有廢棄物:一個自然系統的每一個副產品,都是另一個系統的營養品。而在工業時代泡沫裡,人類社會卻在製造大量的廢棄物。

工業時代泡沫的矛盾,還延伸到社會的組織方式及其確定事務輕重緩急的方法。比如,工業時代對效率和標準化的追求,逐漸成為無情地推動同質化的力量,從而在摧毀了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摧毀了文化多樣性。今天,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在看同樣的電視節目,購買同樣的商品,並且逐步在信奉同樣的消費主義“美好生活”的理想。與這種同質化運動成為鮮明對照,是我們看到的,自然界對多樣性和獨特性的鐘愛:沒有任何兩棵樹、兩片葉子、兩隻蜻蜓、兩隻北極熊或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3章 泡沫之後的生活(3)

數千年來,成功存活下來的健康的社會,都培育出了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培養了對滿足基本物質需求的信心,並且給每個人提供了成長和表達他或她自身獨特才華和志向的機會。對比之下,在工業時代泡沫中,社會福祉經常被降低為物質增長,尤其是GDP的增長。儘管我們被不斷地提醒說它有多重要,但是當GDP增長時,我們卻很少有人感覺到更安全、更幸福。其實,研究顯示,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以後,物質舒適程度的增加其實與人們幸福感的關聯很小。3

包括人類在內的自然界的運作方式,與現代社會的運作方式之間的這些矛盾對立,是不可能無止境地持續下去的。問題不在於工業時代的泡沫是否會破裂。而在於什麼時間和以什麼方式破裂……請記住戴蒙德的觀點,崩潰的來臨可能比泡沫內部的人所預想的要快很多。

很久以來,那些指出工業時代問題的人,大多都被歸於批評社會的一小撮,坐了冷板凳,他們的觀點則被歸於學術爭論一類,遠離實際政策和組織戰略的正堂。然而,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正在改變這種情況。80…20挑戰要求我們立即改變,改變能源使用的方式和現代生活的方式。

這就又回到了怎麼做的問題了。答案其實是相對簡單,然而也絕不容易。迄今為止,我們一直在把負擔轉移給自然界,讓自然界去消化我們支離破碎而又短視的“攫取…製造…廢棄”的方法所產生的副作用(如圖)。4

我們要麼繼續這條路線,也許做一些偶爾的漸進式的調整(這像是在超市提供的紙袋和塑膠袋之間作選擇);要麼就立即全力投入,建設一個儘可能完全模仿自然界的再生型經濟和社會。

我們的選擇背後的選擇

一個再生型社會的一項核心原則,就是由生命來創造生命的條件。

當我們要來決定如何處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資源等這類重要問題時,我們或者接受這項原則,或者回避龜縮,強調如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