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絕不罷休一樣,但在楚國國內卻只是象徵性地在各州的首府貼了一張頭像模糊的通緝令,不過十天卻又被另一張頭像更加模糊的告示所取代,到得九月初一,各州的官府更是收到一張楚問的罪己詔,說是李無憂並未殺害太子殿下,一切都是蕭國人嫁禍陷害,朕險些錯殺忠良,現在迷途知返,特將其官復舊職,請李無憂不計前嫌,速速進京面聖。也正是憑藉這道聖旨,柳隨風才敢光明正大地調動軍隊前往月河村救人。
兩人又閒話一陣,分別敘述各自別後情形,除開一些極端私人的細節和天界之事,李無憂並無隱瞞,一一說了。柳隨風聽到李無憂自己肯定功力只剩下十分之一,感動之餘卻也皺眉不已。
末了,柳隨風道:“無憂,眼前最緊要的事其實還是皇上召見你上京之事!”
李無憂笑道:“你那麼鎮定,顯然是妙計在胸,你說怎麼辦?”
“抗旨!”
“抗旨?”
“是!抗旨不遵,擁兵自重!”
“這個時機,怕是會引發內亂!”李無憂長長嘆了口氣。
“我也知道。但如真去航州,很可能是死路一條!”柳隨風也嘆了口氣。
靖王的死,是宋子瞻下的手,而宋子瞻的另一個身份卻是黃公公,楚問的親信。楚問最初並不是要殺李無憂,只是想削他的兵權,以觀後效,但算到靖王會想趁機殺了李無憂,是以派來了宋子瞻。
第八十三章 意外之外
靖王雖然不知道宋子瞻的真實身份,但卻知道他是楚問的親信,最後才會在秦州大會上不得不先放了李無憂一馬。但這一點卻全在佈局的牧先生掌握之中,放了李無憂之後,他更是幫助李無憂療傷,卻扣留無憂軍眾人以誘惑後者回營自投羅網,之後佈下局,讓李無憂背上弒太子的罪名,然後將他在無憂軍眾人面前殺了,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殺了李無憂,更可讓楚問和無憂軍眾人無話可說,之後再宣稱靖王因神蹟而復活,更能加深靖王的威信,穩固朝中權位易如反掌。
但這些在宋子瞻看來實在是小孩子的把戲,最後非但救走了李無憂,更順便讓靖王真的掛了,牧先生所以的謀劃徹底成了竹籃打水!
但這裡邊實在是又太多的不可解。宋子瞻既然奉命要救李無憂,為何救出又將他扔到了月河村直到蒼引之局爆發才又來救人?牧先生的立場實在是很曖昧。如果他的立場和葉十一一樣是站到蕭如故一邊,是要逼反無憂軍,引起楚國內亂,為何又不肯真的殺了靖王?如果他是站在靖王一邊,為何又不肯只削李無憂的兵權而非要其身敗名裂置於死地不可?另外就是楚問自己,靖王之死,無論宋子瞻怎麼回報他,都絕不會說是李無憂殺的,那楚問的一系列舉措實在是太也奇怪。現在更是召喚李無憂回去,是福是禍,實在是難以預料得很。
與其受制於人,還不如擁兵自重,靜觀其變,反正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楚問也拿李無憂沒有法子,待將來搞清楚狀況後,是進是退也有依據。這就是柳隨風的主意。但李無憂卻認為該去京城將事情搞清楚。
後世的研究者在論及無憂王朝的三大兵家時,曾說三大家雖然都善於用奇兵,但柳隨風的奇卻是基於對全域性的細緻把握,絕不打無把握之仗,而李無憂更善於奇中帶險,以用兵使計天馬行空匪夷所思而著稱,至於另一個人……
“算了,商量了這麼久也沒結果,聽聽老寒的意見吧?”李無憂最後道。
“自秦州回來後他一直躲在房間裡誰也不肯見,我看上次的事……”柳隨風有點遲疑。
“我想他應該已經走出了陰影!”李無憂自信滿滿,“我不會看錯人,就好像我從來沒有看錯你!”
柳隨風笑,心中卻似有熱血翻騰。
寒士倫果然沒有讓李無憂失望。多日不見,風采依舊,自信如昔,只是經過秦州的挫折重新站起,明顯多了種慾火重生後的內斂,眉宇間更多了成熟的滄桑,有了一種真正的名士風範。看來這月餘平靜的閉門思過,其實是一種冰與火的煎熬,並不遜於沙場血與火的千錘百煉。
“呵呵,許久不見,寒先生是越來越瀟灑了,看來男人果然是越老越有味道!”李無憂話入正題前不忘調侃。
“元帥是想問進京事宜吧?”寒士倫微笑過後,單刀直入。李無憂和柳隨風同時點頭,目中都露出欣賞之意。能猜透李無憂的叫自己來的目的不過是謀士的基本功,但他這麼問正是顯示他已然有了自己的計劃並且對此頗有自信。
寒士倫道:“元帥,以屬下之見,不如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