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嘛!”
說說笑笑間。蔡邕帶著一眾徒弟在宅子裡轉了一圈。蔡宅分前右後三進院落,面積不大,環境卻是很好。枝繁葉茂、鳥語花香,可謂一處修身養性的絕佳所在。
在花園裡煮茶,蔡邕問欒奕此行是否順利?欒奕回應說,遇到了點小麻煩。接著,便將虎牢關遇賊人劫掠一事說了出來。只不過,他並沒有透露劫匪是虎牢關守將的事情,只說是夥山賊。
蔡邕一聽徒弟們遭了匪,大驚失色,不過一看五名弟子,再加上荀彧、荀攸、程昱三個後生均安然無恙才放了心。怒氣衝衝道:“堂堂京畿重地也有匪患,那洛陽太守是怎麼當的!來日大吵,老夫定要狠狠參他一本。”
蔡琰顯然也被此事嚇了一跳,將詢問的目光投向欒奕。欒奕則微微擺手,示意只是小狀況而已。
閒聊半日,家丁來報,宅中客房已經收拾妥當,欒奕等人可以入住、休息了。
蔡邕知道,徒弟們原來旅途勞頓,確實需要休整一番。便讓他們各自回房,看看是否滿意,遇到什麼問題可隨時支使管家去做,千萬別客氣。讓他們把京城的蔡府當成自己家便可。
別說,趕路半月之久,欒奕還真累的不行。進房之後倒頭便睡,連夕食都是在床上草草用下的。
大被矇頭,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欒奕喚來欒福一問,竟到了辰時時分。連忙起床,在欒福幫助下換上一件嶄新計程車子長袍,頭頂綸巾玉簪固定,腳踩白靴,提著摺扇跑出大門。
門外的院子裡,郭嘉他們幾個似也是剛把身子扯離床板。這會兒正在太陽底下打著哈欠。欒奕衝他們拱拱手,算是打過招呼,便問:師傅哪去了?
“去太學了!”郭嘉倚在樹上,眯著眼說。
“哦!”上班去了。欒奕點了點頭,開始在滿院子找人,找那個朝思暮想的倩影。然而,後院轉了前院看,撒莫一圈未見人影,問過管家之後方知每月初十洛陽城外渭水河畔會有詩會。蔡琰作為詩會的發起人之一,每逢此日一早便會去河邊。
欒奕聞言,不由發笑。才女果然都是閒不住的。“欒福,備馬!”
一聽欒奕要出門,郭嘉、單福他們頓時來了精神,“奕哥兒,你要去哪?”
欒奕負手回答,“諸位兄弟可敢隨我去渭水河畔會會洛陽眾才子?”
“有何不敢!”人皆雲武人好鬥,講究個武無第二。其實文人也是頗有爭鬥之心的,只不過他們之間的爭鬥多在智慧和策略領域。
洛陽城內不讓策馬奔騰,欒奕等人只能慢慢悠悠,催馬慢行,直待跨出城門才快馬加鞭直奔渭水河畔而去。
原本,欒奕還尋思著渭水河這麼大,不知道詩會的具體地址怕是很難找去。
然而,事實證明他有些多慮了。詩會的火爆程度遠超他的想象。無需問路,只需跟著那一輛輛裝飾華美的馬車走,便能找到詩會的具體所在的渭河邊。
此時,渭河邊上已是人言鼎沸,呼呼啦啦上百號人圍著一座小亭,周邊不乏販夫走卒,賣些糕點、茶飲之類的飲食之物,或姑娘家喜歡的小飾物。
距小亭東面不遠處,有一片凸起的高地。高地佔地面積不大,約莫四五十見方,立於亭頂可一覽小亭周邊景色。一位頗有眼力的老者在這裡開了個茶攤。欒奕等人來時,茶攤人滿為患。沒有坐處只得手持茶碗站著喝,姿態雖然不雅,但好在能一覽詩會全景。
其實,觀景不重要,隔得老遠也聽不清亭邊人吟誦了些什麼!對於欒奕來說,此行的唯一目的,還是看人。
只見在小亭之中,立著六男一女。其中那名女子便是蔡琰了。
今日的蔡琰顯然又經過了一番精緻梳妝,頭頂不翠玉碧瑤隨風而動,盤起來的髮式宛若脫繭而出的蝴蝶,展翅欲飛,遠山眉深邃而優雅,晶瑩的眸子裡泛出清靈的光,鼻樑光滑而又挺拔,雙唇一開一合的在吞吐這什麼。她在唸詩……
一首詩畢,掌聲雷動。欒奕也跟著猛拍大手。直振的郭嘉捂上了耳朵,翻著白眼問他,“瞎起鬨,你聽到蔡姐姐念什麼了麼!”
欒奕懶得理他,“你懂什麼!”不聽詩文,僅看這容顏就是一首絕美的讚歌!
蔡琰身邊,是位男子。生的唇紅齒白,風度翩翩,只是身體稍顯單薄,面色泛白,一副病怏怏的樣子。聽了蔡琰的詩文,那名男子兩眼放光,視線盯著蔡琰精緻的面龐久久不肯離去。蔡琰則扭頭衝他嫣然一笑。四目相對,過後二人均是面紅耳赤,帶著幾分羞意垂下頭來。
整個過程被欒奕看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