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各國也在美國的帶動下,軍費都有很大的增長。
平靜了六年的世界,表面下依舊是暗流湧動,雙方都似乎保持了默契,給外界一種戰爭的可能性已經為零的感覺。
然而這種平靜中,伴隨著是各國逐年軍費的快速增加,索馬利亞越來越強大的軍事,刺激到太多人的神經,在這個落後就要捱打的世界,就算沒有想過要參與並且贏得戰爭,但自我保護是很正常的想法。
至於北約國家,美國做到了自己的承諾,逐漸放開對歐盟的控制,並且將索馬利亞的威脅,很直觀的展現在歐洲面前,除了一些國家外,北約大部分的國家都積極發展軍事,並且以此轉移國內的由於經濟危機帶來的社會矛盾。
現在的索馬利亞依舊是眾敵環伺,只不過這種對抗已經從明面上,變成了無聲無言的對抗,最好的證明就是經常可以在新聞上看到哪個國家的軍艦又下水了,或者哪個國家又增加軍費開支了,此類種種新聞報導,在六年的時間中,從未間斷過。
只是並沒有人去正式統計過這些新聞數字,或者有心人統計了,只是沒有公佈出來而已。
“六年了,原本的規劃總算完成了。”坐在控制檯內,李嵐翻看著六年來的發展報告,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抬頭一看面前顯示器上面的資金數額,那一連串的數字,讓他的臉色多了幾分的自豪。
六年來,一切都按照計劃去發展,礦石精練廠遍佈整個聯邦,完全自動化的採集回收,每天給他帶來超過八千萬的資金收入,單去年一年,基地資金收入就超過了三百億。這是一筆龐大無比的數字,全部用來建造航母戰鬥群的話。可以打造出十個超級航母戰鬥群。
有了如此龐大的資金支援,加上雙建造列表和工業工廠以及複製工廠的建成。李嵐也體會了一把基地井噴式的發展,哪怕這種速度還遠遠不是基地的極限,但已經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而在這種快速發展之餘,基地資金也每天也都有一兩千萬的剩餘,到現在已經積累了將近三百億。這個數值也快達到李嵐作為後備戰略資金的數量。
不過,下階段計劃是採取大量建造兵營、戰車工廠等設施,來繼續加快生產效率,現在的生產效率只是原時間的八分之一,遠遠沒有達到計劃中的十分之一。所以下階段還有很緊張的建造工作。
“指揮官,早上八點您還有一個國防部會議,參與會議的人員已經全部到齊,距離八點還有十分鐘。”
助手的聲音打斷了李嵐的思緒,後者只是點點頭,起身整理了下著裝,走出控制檯。
乘坐電梯來到基地二層,走過連線國防部大樓的通道,李嵐很快就走進了位於國防部二樓的會議中心。
“起立。”
當他的身影出現在會議中心的時候。在譚雅的號聲下,眾人起身。
走到主位上,李嵐壓了壓雙手,示意眾人坐下後。便開口道:“會議現在開始,今天開會的主要議題只有一個,如何在十天內打贏一個軍事實力在世界前十的國家。”
李嵐的話。瞬間讓整個會室內的眾人議論紛紛,身旁的凌梁和譚雅兩人雙目一對。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絲絲的疑惑,顯然。兩人都對李嵐這個突然的話題,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
國防部最高會議上,李嵐不可能是在和他們開玩笑,也絕對不會是單純的討論,必然有深意在其中。
“指揮官,根據軍事排名的話,那在我們考慮範圍內的國家就有九個,其中美中俄不需要多說,那肯定不是我們現在的目標,印度也可以排除,雖然我們已經成果位居第四,但印度的人口和國土面積,想要在十天內打敗印度,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在不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接下來就剩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以色列,以上這五個國家中,英法是北約國家,根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合約,現在我們不適合和北約直接爆發戰,那就剩下三個國家。
韓國近幾年和中華關係進展順利,並且美國也最終歸還了指揮權給韓國國防部,由於中索關係密切,不宜對韓國動手,再者我們和韓國也有不少經濟往來,雙方利益巨大,卻沒有直接爭端,韓國也可以排除。
所以,就只剩下以色列和日本,以色列自然不必要多說,對伊斯蘭國家的態度從未變化過,這些年來以色列這些年來軍事有了極大的發展,根據國防部評估中心的戰力數值估計,以色列軍隊的作戰能力,已經位居世界前十。而大力發展軍事的以色列,明顯就是針對我們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