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6部分

持,不存在奧巴馬作為總統時,對以色列方面的顧慮。

一直以來。美以兩國“共同的利益”、兩國間“無法動搖的紐帶”以及兩國“共有的價值觀”這些說法將不絕於耳。但其實很大方面都是以色列單方面的口吻。

往好了說,這些耳熟能詳的辭令只是具有誤導性,往壞了說。這些說法根本就是錯誤的。沒有哪兩個國家的利益能完全一致,而且以色列和美國在兩個重要問題上存在著分歧:伊朗問題以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

所以。在希拉里上臺之後,便立即回絕以色列希望美國與德伊朗方面進行軍事對抗的要求。同時還提醒了以色列,以色列的真正危險在於,它不允許看到一個能夠長期存在下去的巴勒斯坦國家。

正如當初以色列拒絕美國與索馬利亞方面進行軍事對抗的要求。

在伊朗問題上,裡夫林對伊朗想發展核武器深信不疑,他還確信這一目標將對以色列的生存構成威脅。他不認為可以透過外交渠道制止伊朗,他希望美國摧毀其核設施。

如果美國拒絕發動襲擊,這位以色列領導人則希望美國可以為以色列的單方行動開啟綠燈。但是美國又一次拒絕了,伊朗問題現在已經牽扯到索馬利亞軍事集團和北約集團的對抗,已經不是以色列個人的問題,美國支援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就等於動了索馬利亞的神經,到時候倒黴不單單是以色列,還有北約。

而且北約自然有自己的利益所在,不可能為了以色列一個領導人的一廂情願,就輕易破壞現在共有的平衡點,這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按照美希拉里及其顧問——包括軍方——持有不同看法。他們不想讓伊朗擁有核武器,但也不認為伊朗擁有核武器會對以色列的生存構成威脅。畢竟,索馬利亞也擁有核武器,就算伊朗沒有核武器,索馬利亞也可以給伊朗提供核保護傘。

而以色列擁有自己的核軍備,如果遭受襲擊,它有能力毀滅伊朗甚至是索馬利亞。

而一直以來,美國情報部門也相信,德黑蘭方面尚未決定建造核武器,首先索馬利亞也不希望伊朗有核武器,其次有了索馬利亞為伊朗撐起的核保護傘,伊朗人也不再需要核武器。

事實上,美國領導層擔心的是,不管是誰發動攻擊,攻擊事件本身會讓伊朗確信,它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威懾力量。美國人的想法是對的,否則一旦伊朗真的感覺到自己需要核武器,只需要索馬利亞或者巴基斯坦的幫助,伊朗很快就會擁有核武器,到時候美方就會喪失更多的優勢。

同樣存在分歧的地方還有巴勒斯坦地區問題,這也是美以關係中很大的裂痕點。

裡夫林反對二十世紀93年簽署的《奧斯陸協議》,該協議尋求解決巴以衝突,使巴勒斯坦實現自治。可這恰好是美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裡夫林所支援的唯一巴勒斯坦國家是實際上處於以色列控制之下的一系列相互分離、且已解除武裝的飛地。總統的內閣中有大量想要永遠控制約旦河西岸的政治家。裡夫林政府還在繼續驅逐居住於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同時繼續在那裡興建更多的以色列人定居點。

相比之下,希拉里致力於幫助建立一個能夠延續下去、並且能夠與以色列和平相處的巴勒斯坦國家。正如她上臺後所闡述的兩國方案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巴勒斯坦的利益,美國的利益。以及全世界的利益。

因為希拉里知道,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加上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加重了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反美情緒,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全球性的恐怖主義問題。更會使得整個中東都會倒向索馬利亞這一邊,就好像伊朗、敘利亞等國,就已經是索馬利亞方面最忠實的支持者。

希拉里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就是希望多一個朋友,讓索馬利亞少一個朋友,這是美國圍堵索馬利亞長遠戰略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可是以色列一直都在破壞美國的這種戰略,事實上,巴勒斯坦問題才是關係到以色列生死存亡的真正威脅。目前有超過九十萬以色列猶太人居住在佔領區。而繼續建造定居點將使約旦河與地中海之間出現一個單獨的國家。鑑於人口發展趨勢,這一大以色列地區無法做到既是一個猶太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完全的民主國家。

相反,它將成為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從而對以色列的合法性以及它未來的生存構成威脅。如果兩國方案失敗,以色列將面臨南非那樣的、為爭取平等選舉權而進行的鬥爭。

美以關係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屢屢出現意見不合,以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