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標準團1*,就是剛趕來的這批人馬。而先前劉厚帶著坐“超級戰艦”先一步過來的一千兵馬正是他的2個近衛營。近衛營每個營*,主將是張苞和關興兩個小孩。
同時,劉厚又釋出命令,讓接待東吳使者的人可以放那個被擺弄得暈頭轉向的使者回去了,劉厚主要是想利用他拖延時間,現在援軍已到,他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所以,回程時,沒有再用黑布條矇住他的眼睛,讓他看到荊州城裡的真實情況。
他先是看到一隊步伐整齊、軍容整肅計程車兵在街上跑過,人數雖然不多,約3000人左右,但是那整齊劃一的跑步聲,像鼓點一樣敲在他的心中,震得他心裡發慌。這些士兵雖然個個面帶倦容,但是那股氣勢,那股精氣神給人感覺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精兵。
使者暗暗心驚,心想,難道是劉備的白耳(白眊)精兵到了?但是看上去又不像啊,白耳精兵個個頭插白色羽毛,這些人全身衣服卻是非常簡單,由頭到腳一身綠色,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物,應該是西蜀一支不為人知的的新兵種。
(注:白耳精兵應為白眊精兵的筆誤,既然一直錯下去,變成現在白耳比白眊更出名了,那本文就用白耳這個詞吧,反正是小說又不是歷史學論文,無需太嚴謹。)
在被吊籃吊上城頭時,他終於看到了被圈禁的三萬東吳兵將,不禁大吃一驚。由於離得遠,身邊又有荊州兵密切監視,他也不敢多言,只想著快快回去將看到的情況稟報給呂蒙知道。
等到第一、第二團的人馬趕到城頭上時,劉厚從他們臉上看到深深的疲憊感。是啊,他們被劉厚催促著日夜兼程,一路小跑著趕路。雖然他們平時也有長途急行軍拉練的訓練科目,不過這次軍情緊急,行軍的強度的確是比平時大得多。
可喜的是,他們都堅持下來了,看來平時的嚴格訓練沒有白費。也幸好有趙雲這樣的名將平時接手訓練,如果換了劉厚來親自抓訓練,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第十四章 吐血的傳統
第十四章吐血的傳統
上回說到劉厚“邀請”呂蒙進城,呂蒙不肯坐吊籃單獨進城,他眼珠一轉,有了計較,只聽他道:
“不敢勞煩世子,我們自己帶著工具。既然世子有難處,我們就自己進去找人吧。”說著呂蒙回頭指著陣前擺放的一些臨時做出來的雲梯道。
說完,呂蒙舉手就要釋出進攻的命令,劉厚一看,急了,自己說那麼多看來白說了,還以為自己有當年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本事,能將死的說成活的,彎的說成直的呢。看來這個呂蒙一點也不為所動啊,人家清醒著呢。
劉厚不知道自己這次和呂蒙論戰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華夏大地。很多人都知道了劉備有個聰慧的兒子,能在論戰中戰勝東吳名將、大都督呂蒙。
“大嘟嘟且慢!”劉厚大聲呼喝,“我這荊州城地方窄小,前番已經招待了3萬人馬,接待能力已經飽和了,你現在又帶了幾萬人的旅遊團過來,我可招待不起啊。大嘟嘟,你要是有興趣遊覽荊州城,請下次再來,下次我一定親自給大嘟嘟你做導遊,帶你遊遍荊州城的大街小巷。”
“黃口小兒,不管你再怎麼巧舌如簧也無用,總之,如果你不放人,我今天就踏破荊州城,殺你個雞犬不留!”
“哎呀,大嘟嘟,你殺心真重,這樣不好,大家都是斯文人嘛,我們爭取和平解決好不好。這樣,你先將這些兵馬帶回去,叫你那主公,我那舅舅派個能言善辯的謀士過來,我們好好談談。
有什麼事情能在談判桌上解決最好就在談判桌上解決嘛,何必一定要動刀動槍呢。只要滿足我的條件,你們那三萬兵馬我一定好吃好喝招待著,到時候就完璧歸趙了,喔,不,歸吳,歸吳。”
“和你這個陰險狡詐的小子談判能有什麼好結果,哼,你先說說你的條件是什麼。”呂蒙停止了釋出進攻的任務,打算聽聽劉厚提的條件。如果劉厚提出的條件不算過分,呂蒙也不想損耗兵力去攻城。
他是愛惜士兵生命的將領,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到三軍的擁戴,坐穩大都督的位置。如果能用一些財帛換回三萬軍隊和7員悍將,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答應。畢竟事已至此,他們的偷襲計劃失敗了,那麼承受損失就成了必然,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是最考驗一個將領能力的。
“我的要求不過分,你主公他身為舅舅應該履行做舅舅的責任嘛,你看,我這麼多年生日他都沒送過什麼禮物給我,我只要讓他補回我這麼些年的生日禮物就行了。”劉厚又露出一副人畜無害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