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1部分

怎麼還沒說到幾句話就要砍人腦袋,也不給人辯駁幾句,也不聽人開口求饒,更沒有拉攏招降。只是在這樣自說自話之間,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這個小皇帝到底是愚蠢還是發瘋啊?

其實劉厚不是愚蠢也不是發瘋,他是不想浪費時間而已。按照他的預估,曹休這種人歸降的可能性很小。他是曹操的族子,從小和曹丕要好,先後被曹操和曹丕兩代君主委以重任,屬於曹氏皇族的核心人物之一。

這樣的人對曹操、曹丕父子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他和曹丕的關係,就相當於劉厚和張苞、關興的關係。劉厚無法想象得到,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會投降。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他答應歸降,自己也未必敢用這樣的一個人。

這樣的人無疑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如果放在身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可能“轟”的一聲爆炸開了,所以,他乾脆不在他身上浪費力氣,直接了當地宣佈了他的死刑。

可憐的曹休口瞪目呆地被兩士兵拖著往帳外走去,他進入這個大帳後,除了承認自己的身份外,甚至還沒來得及說第二句話就被判了死刑,並且馬上就要執行這個死刑。

“等等,陛下,請等等。”曹休眼看就要被拖出去咔嚓掉了,總算在被拖出大帳門口前的一刻醒悟過來,趕緊開口道。

“喔?不知道曹將軍還有什麼話說?莫非想歸順朕嗎?”劉厚依然不鹹不淡地道。

“剛才陛下曾經說過,您是個識英雄重英雄的人,並且也親口承認曹某是一位英雄好漢,那麼,為什麼不放曹某回去?難道陛下所謂的尊重英雄好漢就是要殺了他嗎?”

“呵呵,真好笑,難道你當朕還是三歲小兒,或者是一個笨蛋?難道你沒有聽過‘放虎歸山’這個成語嗎?朕老實告訴你,朕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學過這個成語。放你回去和放虎歸山有什麼區別?難道放你回去,等你以後再帶兵來攻打朕嗎?”

劉厚聽了曹休的話,忍不住笑了出來,這傢伙難道真當老子是傻~瓜嗎?想誘使自己放他回去,就他那點功力還差得遠呢。老子誘騙名將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那個旮旯裡畫圈圈呢。

“曹某人可以以人格發誓,陛下放某回去後,某從此歸隱田園,不再過問世事,更不會再領兵打仗。”曹休舉起三個手指發誓道。

“曹將軍,不是朕不相信你的人格,有句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身為曹氏宗室,你的去留根本無法由你決定。所以,朕是不可能放你回去的。朕雖識英雄重英雄,但是,如果這些英雄人物不為朕所用,那就統統都算是叛賊。既然是叛賊,那就要及早消滅,這樣天下才會太平。你明白嗎?”

曹休還在咀嚼劉厚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反而對劉厚後面那段霸道的宣言沒怎麼留意。劉厚後面這段話可謂霸氣側漏,頗有點“若不為我所用,則必被我所殺”的意味。

如果是其他人說這句話,肯定會被歸為“邪惡”的一方,肯定是一個霸道的野心家。但是劉厚是皇帝,他有說這句話的資格,而且這個資格還能找到經典的支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出自《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

全天下的人都是為皇帝辦事的,那如果不肯為皇帝所用,不是叛賊是什麼?1

注1:這句話的正確解釋不是這樣的,這種解法屬於曲解經典,不過後世的人都喜歡這樣曲解,這裡也就跟著用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曹休求饒

曹休見蜀國皇帝說完話後,又要讓士兵將他推出去斬首,心中不由得大急,連忙高聲道:“陛下,請稍等,聽我把話說完。√∟,。。”

劉厚揮揮手,制止了士兵繼續將曹休架出去的行為,道:“喔?曹將軍臨死前還有什麼遺言請儘管說,朕一定會使人將你的遺言傳回魏國,告訴你的家人。”

曹休道:“陛下,罪臣並非要說遺言,罪臣不想死,求陛下開恩,饒恕罪臣一命。”現在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曹休不再矜持自稱“某”、“本將”了,直接改口自稱“罪臣”。

劉厚眼中一亮,這傢伙竟然肯求饒,看他一開始的表現,還以為他是一名“硬漢”呢,現在轉變得那麼快,還真是意想不到啊。

按他原來的設想,這個人勸降的難度太大,所以他乾脆就不勸降了,直接以死相逼,他肯降就最好,如果不肯降也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他身上了。

曹休和當初的步騭不一樣,步騭不過是東吳的臣子,將來自己就算殺盡孫氏一脈,他也不可能和自己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