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夏天的知了聒噪,吵得大人們煩躁不堪,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那樣新奇。自然界的一切都有聲有色,夏天漸漸遠去,玉簪香氣飄來,夜間忽然有了清亮的鳴叫,那是蟋蟀!秋天又來了。我知道孩子喜歡自然環境中蟋蟀的歌聲,那是天籟之音,充滿了悠揚和喜悅。從他的眼神裡,看得出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對大自然的情有獨鍾。
感覺是人們認識世界和自我的開端,是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據現代心理科學研究,從外部世界進入大腦的資訊,大約有85%來自眼睛。寒風料峭之後,大地鋪上了銀裝。冬天來了,感受了一年四季草木盛衰,孩子也一天天地長大。
和孩子相處是一種愉快的精神體驗。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農村是根深蒂固的。奶奶的感情很外露,王京的降生改變了她的生活,她對王京“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那份愛惜跟許多農村老太太並無兩樣。每次見到孩子就愛不釋手,緊緊地抱在懷裡,在臉上輕輕地咬上一口。
記得我小時候,每年冬天,母親怕我挨凍,給我做的棉襖太厚,以至於就像穿了一身宇航服,走路都邁不開腿,跑著玩著時反而因為出汗而導致感冒。但我還是喜歡母親這樣的愛。這種愛體現在王京身上,也像當年給我做棉襖一樣,她給小王京做的棉襖可以幾年後再穿………太大了。
母愛是博大的、深沉的,母愛使我們整個家庭和諧、幸福,充滿快樂。母親雖然和父親一樣沒讀過幾天書,但我看得出母親的眼睛透著睿智。感謝母親養育了我,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也感謝母親用她那雙粗糙的手,教會孫子疊飛機、紙鶴等等,也把她最拿手的剪窗花的手藝傳給了小王京。
遠離喧囂,小村的夜空顯得那麼靜謐。慶幸自己生在農村,慶幸自己是個農民。沒有固定的工作日,沒有無奈的應酬,但有春忙冬閒,讓生命有了起伏的節奏。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雖不奢華富貴,卻自有它的微妙之處。在這種環境裡培養孩子,不需要城市幼兒園的各種設施,也不需要任何時髦的玩具,雖然生活苦一點,但是孩子的樂趣很多:母親勞作回來,順便帶一隻青蛙、蚱蜢、蜜蜂,還有一些叫不上名的昆蟲,或是一束不知名的花草。自家的小院內外,也隨處可以看到螞蟻、蚯蚓和蝴蝶。
經過一年漫長的等待,伴隨著春天的腳步,小王京蹣跚在我們的周圍,和許多孩子一樣,在咿呀學語中吐出了最簡單的單詞:“爸、爸、爸、爸……”
他終於可以表達了!在那稚氣的童音中,我感覺到巨大的幸福。
也是在那個時候,孩子成了我的尾巴,我的影子。在以後的歲月裡,即使到了臨上初中的時候,他還要爸爸的手腳、肌膚挨著他,他才能入眠。而且晚上翻身都是朝爸爸睡覺的方向甩腿,這種習慣在學校可害苦了和他並鋪的一個同學,直到初中畢業這位同學說了一句話,讓我哭笑不得:“王京讓我兩年沒睡好覺”。
人的幼年時期可塑性多麼強啊!在這一階段抓緊行為習慣培養可以說事半功倍,反之,如果錯過了這一最佳階段,就為時已晚,就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有一個印度狼孩的故事:一個印度幼兒被狼叼走並養大。當他十幾歲被找到返回人類社會時,已養成了狼的習慣。後來儘管教育專家千方百計地調教他,但還是因積習太深,以致狼孩終身未能學會一句人話和一個合乎標準的人的動作。可見,行為習慣教育一定要從幼年和少年抓起,從這種意義上說,早期家庭教育是人生一輩子的基石。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做海產品生意需要東奔西走,但每次出門都要帶上兒子的照片,如果沒有照片的陪伴我會很難受的。每次小王京感冒發燒,我都能讀懂孩子的感覺。每次生意外出,超過一個星期,他就生病,打針吃藥都不見效,只有我回到他身邊,有我的愛撫,有爸爸呼喚兒子的聲音,他的病才會好。這不是天方夜譚,也許是情到深處的魅力吧。
在我們這個平凡的家庭,孩子一天天成長著,沒有耀眼的光環,也沒有奢華的物質生活,但他的快樂一點不比別的孩子少,他的智力也一點不比別的孩子差,我還相信,他的前途也和別的孩子一樣光明。因為我們的愛是那樣濃烈,我們不僅給了他生命,還給了他成長的力量,讓他像一棵小樹,從地底聚集生力,勇敢快樂地生長。愛就是成長最好的生長素。
王京父親的愛,不僅是純本能的、隨意的,其中還閃爍著理性的光芒。現在有些家長,該愛的時候不愛,不該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