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家大事,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數行,勉自修飾,無貽後悔也。”(《舊唐書尉遲敬德傳》)我看漢史,原本還惋惜漢高祖為何殺功臣,所以當皇帝以來一心想保全功臣,現在才明白漢高祖當年殺功臣也是迫不得已啊。那意思就是說,殺功臣那是因為功臣居功自傲,不得已而為之啊。這話說得非常重了。

尉遲敬德此時也冷靜下來了,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從此他的人生觀發生了鉅變,再也不和人爭執,從此幾乎閉門不出,貞觀十七年(643)以年老為名向皇帝請求辭職。也就在這一年,李世民下令將他繪於凌煙閣上。這說明什麼?說明李世民並沒有徹底放棄這個老臣,尉遲敬德這種性情中人,有脾氣發在明處,本質是很好的,所以警告歸警告,榮譽還是要給的。

兩年後太宗伐遼東的時候,尉遲敬德勸他不要去,唯恐國內空虛有變。太宗不聽,還要他隨行。不過此時英雄遲暮,驍將尉遲已經無力衝鋒陷陣了,在戰爭中他擔任什麼職務你知道嗎?軍樂隊隊長,人老了,沒辦法。

晚年的尉遲敬德與世無爭,終日煉丹服藥。《舊唐書》說他“嘗奏清商30樂以自奉養,不與外人交通”,與所有人都不往來,唯恐帶來禍事,韜光養晦。高宗顯慶三年(658),尉遲敬德去世,享年七十四歲。一代英雄就此謝幕。

尉遲敬德就是李世民手裡的一把刀,銳利的刀,他是個直脾氣,有優點,有缺點,但就是沒心眼。所以說我喜歡他,因為他有血有肉,更貼近咱們普通人。

在下一講裡,咱們看看房玄齡,這個充滿智慧,充滿世故的人,看看他的功績,也看看他的小心翼翼,感受一下他與太宗微妙的關係,體會一下貞觀之治背後的隱情。謝謝大家!

第18頁 :第四講 玄齡一生惟謹慎

第四講玄齡一生惟謹慎

今天這一講我們將談談房玄齡。李世民集團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這不僅僅指的是它的規模,還包括它的組成來源、它的抱負理想。最值得欽佩的就是這個集團的領袖李世民,他能把各種人糅合在一起,用其長處,避其短處,讓一個親王府小集團發展成了一個東方大帝國的領袖集團。這個集團裡的人,有的很早就與李世民有親屬關係,天然忠誠,比如長孫無忌;有的孔武有力,心地單純,用著放心,比如尉遲敬德;有的才幹超群,但不是親屬,或者說起碼最初不是,而且很有謀略,這樣的人用得好是一把利器,用不好對自己是種傷害,關鍵就在於用法。李世民對房玄齡的使用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房玄齡論武功不及尉遲敬德、秦瓊、程咬金,論文學不及李白、杜甫,但是能青史留名、圖畫凌煙閣,主要就是靠他的高超行政才幹。那麼,他有什麼樣的才能呢?我把他的能力總結為“三高”。

第一,天分高。

房玄齡祖籍今天山東,《舊唐書》記載說他“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唐代的《法書要錄》記載說“房行、草亦風流秀穎”。就是說房玄齡的行書、草書寫得很漂亮。房玄齡少年時就有很強的政治洞察力,當時是隋文帝時代,隋朝國力強大,天下安寧,大家都覺得是太平盛世,而房玄齡則有不同的看法,他悄悄對自己父親說:“隋帝本無功德,但誑惑黔黎,不為後嗣長計,混諸嫡庶,使相傾奪,儲後藩枝,競崇淫侈,終當內相誅夷,不足保全家國。今雖清平,其亡可翹足而待。”(《舊唐書房玄齡傳》)意思是隋文帝這個皇帝是強奪而來,本身沒什麼功德,現在在繼承人問題上又是昏招迭出,早晚有一天要天下大亂。當時隋朝發生了易儲事件,太子楊勇被廢棄,楊廣靠欺騙手段登上了太子位,房玄齡所論大概指的就是這件事。這話把他父親嚇壞了,趕緊讓他別說了,不過後來事實證明房玄齡是正確的。

房玄齡十八歲考上了進士,這是很不容易的。當時有個吏部尚書叫高孝基,此人以知人善任而著稱,他看見房玄齡時有這麼一番話:“僕閱人多矣,未見如此郎者。必成偉器。”(《舊唐書房玄齡傳》)我見過的人多了,但沒有如此有潛質者,此人必成一代偉器。

房玄齡加入李世民集團是比較晚的,太原舉兵沒有他的份。要不咱們怎麼說搞凌煙閣主要是李世民犒勞自己人,與建國戰爭關係不是很大呢。當時李世民來到關中時房玄齡才來投奔,《舊唐書》說:“會義旗入關,太宗徇地渭北,玄齡杖策謁于軍門,溫彥博又薦焉。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玄齡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無不為。”李世民與房玄齡一見如故,房玄齡也欽佩李世民的才幹,因此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