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況政府對其的處置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殺無赦。
小小的百姓尚且如此,那些家大業大還想要在中原謀求發展的豪強那就更加沒有遷移的可能,畢竟即使趁著動亂的時候遷移成功,可是遷入地的管理機關只要發現遷入豪強來自邊地而且沒有朝廷發放的許可文書,那麼抄家滅族相信是所有官吏喜聞樂見的事情。
說起來桓靈二帝時期西北成功內遷的豪強只有一個家族,那就是籍貫是敦煌淵泉張奐被獲准內遷到了司隸地區弘農郡的華陰縣境內,與歷史上同樣堪稱四世三公的弘農楊家比鄰而居。
這可是相當榮耀的一件事情,因為一直以三輔人士自居且除了名士皇甫規和皇甫嵩的皇甫氏家族至今為止籍貫上仍然還寫著安定郡朝那縣,由此便可知東漢王朝對於邊地戶籍管理的嚴苛程度。也正因為這樣,就連史書也將其作為張奐的重要榮耀大書特書。
當初張奐能夠內遷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率領董卓和尹端二人大敗威逼三輔的羌人,原本參照段熲的功績怎麼招也該加封千戶當個縣侯、鄉侯什麼的,可問題是張奐積極向士人階層靠攏,反宦官立場超級堅定,所以最終結果竟然只給了二十萬錢。
當然,還有一個賞賜是“除家一人為郎”,也就是讓一個人到洛陽去當郎官,也就是相當於外放到郡縣做一把手的預備役。只不過依照張奐和宦官們的敵對程度來看,那個到京城做郎官的張家子弟不是被宦官們“躲貓貓”了,就是一輩子都只能在洛陽那個高房價、高物價的地方做那個等候外放的郎官了。
那個時候桓帝剛死,劉宏剛剛登基,還是天真浪漫的十來歲的小孩子,可能覺得賞賜太低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手,畢竟有了那麼大的功勞卻得不到相應的賞賜,這讓以後的將士如何效命啊,於是天真可愛的劉宏童鞋便詢問張奐是否要點別的什麼的賞賜。
不過李書實估計當時的劉宏恐怕心裡也在滴血,畢竟桓帝劉志打了一輩子羌人,國庫就和漢武帝晚年差不了多少,估計老鼠們看了都會擔心自己未來有沒有餓肚子的風險。更別說二十萬錢,對於之前在河間國的時候日子就過得緊巴巴的劉宏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張奐倒也聰明,知道朝廷的難處,畢竟他曾經做過管理國家財政的大司農,同時也清楚已經被宦官控制的洛陽裡的水是多麼的深,於是乾脆將劉宏的封賞卻不退回,只要了一條,就是將家族內遷到弘農郡的華陰縣。
張奐有大功,而且賞賜什麼的就只要了這一樣。劉宏那叫一個感動啊,多好的人啊,這世上還真有不要錢的好人啊,太體貼站著個苦孩子了。萬分激動之下,劉宏大筆一揮:準了。
於是一盞明燈在劉宏這輕輕地一揮中誕生了,只可惜之後無論是老一輩的段熲、皇甫規還是年輕一些的董卓、皇甫嵩和尹端,都沒能再獲得這項榮譽,按道理說依照張奐的先例,恐怕不少人應該會答應用賞賜來換內遷的機會,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劉宏卻再也沒開過口子。
董卓雖然努力了半輩子的時間,不過因為他現在還是戴罪之身,所以原本不應該考慮這些事情,可是看到郿縣這裡的環境的時候,依然忍不住饒有興趣地探查起來。
“如果連我都對於自己沒有信心的話,那麼那些信任我的部下豈不是太悲慘了麼?”
“可是如果你離開了西涼的話那麼你還有資格統御西涼的豪強麼?”
“我怎麼可能沒有資格呢,我董仲穎生自西涼,長自西涼,我很清楚這裡的人需要什麼,渴望什麼又害怕失去什麼。每每看到原本親如一家的豪強渠帥們為了各自無法放棄的理由鏖戰在一起的時候;看到和我們一同打獵一同飲酒一起為了一本大儒的著作冥思苦想的兄弟僅僅因為他們不是漢人就不得不被那些官員欺壓;看到自己的朋友的頭顱掛在了另一個朋友的馬鞍上,成為一件件用來邀功的工具。於是,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無論用什麼方式,我都要擁有足夠的地位,能夠在大漢的中樞發出來自漢胡之間最底層的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傢伙所忽視的聲音。我不希望再看到那些女人們心碎的淚水,我希望大家能夠重新坐在一起,打獵,喝酒,吃肉,我希望涼州的子弟再也不會被那些高門大閥所歧視。”
“如果有人打算阻擋你呢,如果你努力了半天卻發現你的那些努力不但沒有效果而別還被別人扭曲變成攻擊你的武器,那個時候你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我說了,為了這個目標,我不介意使用任何的手段。我要讓大漢知道西涼的子民不是棄子,不是可以肆意愚弄的下等奴隸。如果別人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