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慫恿那些人來的,故意捏造是非,而且朝廷只是請他來調查,都還未有定罪,就有這麼多人來為他說話,這不是結黨營私,聚眾鬧事是什麼?朝廷應當殺雞儆猴,否則的話,這百姓動不動就來皇宮鬧事,制度何在?律法何在?此例不能開啊!”
李治看了眼許敬宗,點了點頭。
來濟突然站出來,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李治道:“說!”
來濟道:“韓藝出身卑微,也只是一個五品朝散大夫,他有什麼資格能夠令這麼多人為他說話,這事實在是令微臣費解。”
許敬宗一驚,你們也是貴族,你們怎麼幫韓藝說話。
李治怒道:“朕也想知道究竟是為什麼?”
韓瑗起身道:“陛下,自古以來,但凡禍亂,要麼因為天災,要麼因為有不平之事,近幾年,關中地區風調雨順,並無天災,那麼定是因為這世上有不平之事。依臣之愚見,此事主要是因為朝廷一方面對外宣揚求賢若渴,任人唯賢,給予許多寒門希望,但實際上在官員提拔和任用上,出身卻是主要的升遷考核,以至於寒門心中積怨已久,恰好因大唐日報爆發出來,此乃舊疾,非新病。”
“話不可這麼說!”
許敬宗道:“自古以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上有下,如此國家才會和諧,若壞此規矩,可遭大亂。此非疾,而是藥。”
韓瑗道:“既然如此的話,那就應當廢科舉,回到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朝廷一方面說推崇尚賢之風,一方面又因出身論高下,制度與實情相互矛盾,這遲早會出亂子的。”
科舉是隋朝建立的,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唐初等於處在一個過渡時期,門第之風尚未褪去,科舉尚未興起,導致唐初時期選任官吏是受到兩方面影響,制度也是模糊不清。
許敬宗針對的是韓藝,他當然明白肯定不能回九品中正制,不然就真會天下大亂,於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