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聯絡,一旦明軍擊敗皇太極,希望各部落不要收留皇太極部族。朱顯波這招也是一石二鳥,一來防患於未然,讓蒙古各部不敢輕易支援皇太極,二來斷掉皇太極的後路,讓其沒有機會逃入茫茫大草原。
朱顯波給劉立洋的命令裡只有一條:務必打下盛京,趕跑皇太極。不能讓其在兩河流域有立足之地。朱顯波的計劃是把皇太極往北方趕,往西伯利亞趕,越北越好。最好是去無人區替大明朝守備疆土,將來等大明朝又空暇再一一接管。
要怪也只能怪皇太極他命不好,遇到朱顯波,還妄自稱帝,居然都城定在離山海關這麼近的地方,分明是想集中兵力南下。本來以為大明自萬曆以來常年怠政,氣數已盡,未曾想出來個少年建貞,文治武功樣樣了得。早知道大明皇上如此,也學蒙古假裝臣服,做一方霸主算了。
朱顯波這次只所以不親征,也是想給劉立洋一個立功的機會,李承宗這人雖然能幹,全國各地佈防得當,但王拓的錦衣衛私下來報,他每次徵調新兵時多少都有貪汙銀兩,如果劉立洋能順利拿下盛京,到時候調回京師做尚書也是個好棋。當然也有穩定朝局的考慮,後宮也好,朝廷也好不能長期空缺皇上,一旦權力真空,就會有人蠢蠢欲動,**這個東西是很難說清楚的。
當然朱顯波也是有足夠的把握了,劉立洋和李自成都不是等閒之輩,再加上戚宏亮的輔助,再加上火槍大炮的威力。皇太極就是再固守也很難頂住,很狂騎兵擅長野戰,守城不是皇太極想要的。
很快,前線傳來好訊息,劉立洋和李自成已經合圍盛京。劉立洋跟隨李承宗很久,也經過朱顯波和周濤等人的強化訓練,指揮能力超一流。加上我大明火炮和火槍佔據強大的優勢,李自成和戚宏亮等小將英雄善戰,皇太極被圍不算太冤枉。
一個半月後,劉立洋來報,在我大明火炮火槍強攻之下,大明軍隊攻陷盛京,清兵死傷過半,俘虜兩萬,皇太極率殘部逃往松花江北。朱顯波立即下令追,這傢伙不能給他喘息機會,同時調祖大壽到山海關,加強關內外建設。
再一月,前線來報,大軍於松花江北斬啥清兵約兩萬餘人,皇太極殘部不足萬人,逃往興安嶺。請求指示。朝廷隨即下令,升劉立洋為遼河總督,總督府設原盛京,屯兵八萬,管理自山海關向東向北遼東,兩河流域及遠至興安嶺外。伺機肅清大清殘餘。皇太極啊,皇太極,不是你無能,是我建貞太能,等著,早晚將你活捉。
隨即又升李自成山海關總兵,祖大壽前往東北,專門負責肅清皇太極等餘孽,劉立洋也好安心治理遼河地域。
自此山海關外屯兵十萬,三海關屯兵三萬,其餘部隊係數撤回京師大營。同事劉立洋推薦的穆友前接替祖大壽任開平衛總兵。
自此,朱顯波治的大明內陸幾無戰事。
明建貞七年七月,祖大壽等人來報在庫頁島附近生擒皇太極,那是後話,暫且不表。)
PS:本月響應縱橫新政策,每日更新一萬,請大家果斷收藏,給予支援啊
第一一八章 集權
( )剿滅了農民起義軍,驅逐了皇太極,朱顯波終於有時間滕出來改組內閣了,這段時間王拓帶給他的壞訊息不斷,也許朝廷太安逸了就會有人驕奢淫*逸,這些人不是我大明帝國的棟樑,要趁早剔除。當然,這些人時輕易不會放權的,得找出他們的罪證,並削弱他們的黨羽。王拓和錢嘉徵的機會來了。
自從驅逐了皇太極,大明江山總算日漸穩固,朱顯波也終於有時間也有實力來重新打造朝廷內部架構,要選出那些和我一樣雄才大略的人擔當大臣,那些明哲保身,或者貪贓枉法的人就要倒黴了。當然最主要的是穩固自己的皇權,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帝王,朱顯波始終相信在那個年代必要的**還是需要的,要實現專權,就必須削弱首相等大臣的權力。
本來封建社會都相信天賦皇權,但自張居正以後,開始有更多的人希望能分得部分權力,希望參與高層決策,朱顯波不是一個不開明的人,但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一批聽話的尤其是忠誠內閣也是迫在眉切。
第一倒黴的是首輔李明德,說實話,這個首輔還真美什麼大錯,就是典型的老狐狸,見機行事的時候最多。穩重有餘,創新不足啊,再說,朱顯波已經登基五年多了,該換換相了,換相是件大事,朝廷內外阻力一定會很大。
那些青年進士,還有劉策、楊一鵬之類的應該重用了,不然他們永遠到不了皇上身邊,也就無處發揮了。
朱顯波讓錦衣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