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姚啟聖,又是斬殺俘虜。。。尤其是那些官職較低未能事先知道奏章內容的大臣們,紛紛搖頭嘆息。

“肅靜!還有什麼內容!”

“祖大壽還提到,目前日本民怨較大。訊息傳到九州後,島津貴恆揚言報復。其他各地原本已經解散的各大名又開始招攬人馬。另外祖大壽還提到,姚啟聖放縱屬下在江戶城內奸*淫婦女。派人查實時,姚啟聖則堅決否認。”

聽到這裡朱顯波也皺起眉頭,這個姚啟聖看來還是死性不改啊。這下自己在朝堂上又要厚著臉皮保他了。

“根據祖大壽所奏,擬即可增派2萬步兵,5千步槍兵前往大阪,以免發生更大的亂局。眾卿以為如何?”

“皇上,祖大壽只怕很難節制姚啟聖,微臣建議調回肇事者姚啟聖,以平息日本國內民憤。然後再派使者前往京都,讓日本國王出面安撫百姓方為上策。”已經回到京城的李承宗說第一個發言。

沒錯,這在平常人看來這樣的做法是最為穩妥的。誰激起的民憤,下了誰的官是最簡單粗暴而有效的辦法了。

“皇上,日本國叛亂並未完全平息,此時召回平夷將軍,臣以為不妥。”劉立洋特意不說姚啟聖而平夷將軍,是要提醒大臣們,姚啟聖是欽命的平夷將軍。任務就是去平息叛亂的,至於做法上難免有點過火那屬於風格問題。

“祖大壽不是在奏章上說了嗎?很多事情尚未定論,朕也以為不能臨陣換將。要清算姚啟聖也要等日本叛亂平定再說。至於斬殺俘虜一事,朕還是那句話。他們為什麼不趁早投降,為什麼要固守,讓我大明損失慘重。為什麼要派忍者四處燒我軍糧草。說到底他日本國只不過是大明的普通屬國,如果不強行制服它。將來邂邏、爪哇等紛紛仿效我大明將如何是好?”

“可皇上。。。如果各大名因此迅速恢復武裝,暴力抗擊大明將如何收場?”

“是啊皇上,還請皇上三思!”大部分群臣分成了兩派,有主張即刻增援的,也有主張撤換姚啟聖的。

“想造反的不管你怎麼做都會造反。姚啟聖只不過是把他們從陰暗的角落裡拉了出來而已。正好,一個個出頭的,大明分而殲之。朕以為傳令錦衣衛派遣人手調查姚啟聖及其不下在日本的所做所為,同時令祖大壽嚴格節制姚啟聖即可。”

朱顯波說完這句,堂下突然安靜下來。這些臣子們整日在京為官,聰明得很。這皇上大風一吹,看來定調了就好再強出頭了。

朱顯波當然不希望把姚啟聖召回,一旦召回來。這朝堂之上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罷他的官。這個頭不能開,不然自己也會受到牽連。武裝也好,兇殘也好,自己註定要和姚啟聖一起承擔了。

第217章 孤身去日

( )對月朝廷這些大臣來說,朝鮮王室也好,日本民眾也好,只不過是外族,既然皇上和諸多要臣堅持重用強硬派姚啟聖,他們也不便反對。畢竟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每年是否增加俸祿。當然李承宗是個例外,作為一個三朝老臣,當然希望年輕的皇上統治下大明四平八穩,因此想法也保守點。

對於李承宗這樣的臣子,朱顯波也沒有責備的打算,只能散朝之後找時間聊聊,讓他能夠釋懷,要不然時間長難免有種失落感。

安排好增援的事情,朱顯波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要去實施。說起這個計劃,原本第一次東征日本時就像去實施,但那時候海路兩邊打得都順風順水,大明機會沒費什麼力氣就把日本給佔領了。但現在看起來,朱顯波有點後悔。要是當初把自己的這個計劃實施了,說不定日本就不會出現叛軍。

當朱顯波把自己的計劃和周濤、朱丹和張蕾一說,三個人都連連搖頭反對。理由很簡單,太危險了。大明現在人才濟濟,犯不著事事親力親為。朱顯波的理由也很假單,只有他這個現代人思考就能知道那些個散落在諸島上的大明的性格、脾氣、愛好等。而且他親自去方顯大明的誠意。三女拗不過朱顯波,尤其是朱丹和周濤,作為深宮多年的女人對於朱顯波的順從和依賴日益加劇。

最後四人小組會議的結論就是朱顯波去可以,帶上張蕾。每人各三個彈夾,這些年這手槍利用的機會還真少。儘管朱顯波已經有金剛罩護體,但是以防萬一還是必要的。之所以選擇張蕾同行倒並不是張蕾的武藝多麼好,而是對群臣宣稱皇上陪張蕾去東北散心,這樣也可以避開朝臣的窮追猛問。也不易讓外國間隙掌握朱顯波的行蹤和真實目的。張蕾倒也無所謂,反正外面比深宮自由,朱顯波則多了個伴。

商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