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一帶徘徊停留,使人非常難以理解。或許秦軍在三川一帶的抵抗仍然非常激烈,或許是數十萬大軍的糧草後勤難以解決,或許真是新降秦軍的問題使項羽無法順利進軍?往事越千年,已無法索解。就在項羽軍停留徘徊期間,劉邦軍於八月攻破武關,九月攻克嶢關及藍田,十月進入咸陽,實現了先入關中滅秦的戰略目標。
十二月,項羽統帥四十萬諸侯國聯軍,攜坑埋秦軍之殺氣,浩浩蕩蕩,由新安經澠池、陝縣一路抵達函谷關下。函谷關關門緊閉,守軍奉劉邦命令,拒絕項羽軍入關。項羽得知劉邦軍已經佔領關中,接受了秦王嬴嬰的投降,正在收編秦軍擴大兵力,安撫秦人鞏固地盤,所有進入關中的通道,都已經被封閉。項羽大怒,迅速部署軍事,命令勇將英布強行急攻,一舉攻下函谷關。
項羽軍入關以後,沿渭水南岸由函谷關到咸陽的大道西進,一路勢如破竹,至戲水西岸的鴻門一帶停駐下來。項羽下令大軍北臨渭水,南靠驪山安營紮寨,軍鋒直指灞河方向。劉邦軍十萬人,北倚渭水,東面灞河布營,扼守在由鴻門通向咸陽的大道上,兩軍對峙,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
六項伯救了劉邦
項羽年輕,只有二十七歲,他一方面是天生無敵的將軍和勇猛的戰士,另一方面卻是一位受感情左右的人。新安坑殺秦軍降卒,他不能控制內心深處對秦國的仇恨,鑄成失去秦國人心的大錯。聽項伯為劉邦辯解,同是楚軍將士、曾經同生共死的戰友之情又左右了他的心胸,使他不能根據政治利益的需要決定行動。
灞上與鴻門間,相距不過數十里,冬日晴天,兩軍旌旗相望。鴻門坂上項羽軍中,來了一位秘密使者,使者受劉邦部下司馬曹無傷的派遣,前來通報劉邦軍的情況。使者見到項羽以後,將劉邦閉關自守的實情,計劃佔據關中稱王,以秦降王嬴嬰為丞相,盡取秦王朝的宮室珍寶,獨有秦國的土地臣民之種種行動和安排,一五一十地做了通報。項羽在函谷關被阻,武力強攻入關後,對劉邦已經滿是敵意。得到曹無傷的通報,更如火上澆油。項羽當即下令軍中,明日一早大饗士卒,大軍出動,消滅劉邦軍。
范增是項羽軍的副將,足智多謀,長於戰略策略,他在楚軍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當於參謀總長。范增七十有餘,先前輔佐項梁,項梁戰死後,又輔佐項羽,甚得項羽和軍中的尊重,因為年紀大,被項羽視為長輩,尊稱為亞父,即僅次於父親的人。范增對劉邦的能力志向,一直有所警惕。劉邦閉關,他敏銳地察覺到劉邦獨霸關中的意圖。大軍停駐鴻門,他早早派遣細作對劉邦軍的情況做了偵察。他為項羽分析劉邦說:〃劉邦在關東的時候,貪財好色。入關以後,聽說他對於珍寶財物無所取,對於麗人美女無所幸,他是忍小求大,志在天下啊。我已經使人私下觀望劉邦的風水氣勢,五色繽紛,交錯成龍虎,是天子的氣象。對於劉邦,務必馬上攻擊消滅,絕不可失掉時機。〃
項伯是項羽的伯父。項梁和項羽起兵會稽,項伯在下相項氏老家聚集項氏一族,響應項梁。項梁軍渡江北上,到下相會集項氏一族後,項伯就一直在項梁軍中協助項梁,官任楚國的國相令尹。項梁戰死後,項伯成為項氏一族的長者,是項羽最為尊重信賴的至親。楚國時代,項氏一族的封地,先在相縣,後遷下相。始皇帝統一天下,下相屬於泗水郡,北與東海郡下邳縣相鄰,是泗水郡的東部邊縣。自楚國滅亡後,項氏一族,一直聚住在下相縣。項伯與項梁一樣,也不是安分的人,好遊俠,結交豪傑,常犯法動武。項梁殺人,南走會稽吳縣避禍;項伯也殺人,北去東海下邳躲藏。我們前面已經談到過,張良在沙丘刺殺始皇帝失敗,被秦政府通緝,亡命在下邳潛伏。項伯和張良之間,或許早就有所欽慕往來,鄰近以後,自然是親密無間。項伯亡命下邳,投奔的就是張良,依靠張良的掩護幫助,項伯活命逃脫法網,二人遂成生死之交。項伯是重義氣的人,他知道張良在劉邦軍中,不忍張良與劉邦一道送死,只帶貼身親信侍從,急急驅馬來到灞上劉邦軍中。
→虹→橋→書→吧→BOOK。
第113節:第八章秦帝國的崩潰(11)
項伯私下見到張良,將項羽明早將攻擊劉邦軍的事情告訴張良,要張良馬上與自己一道離開灞上到鴻門避難,不要與劉邦一道白白送死。張良是臨事不亂、深沉節度的人,他謝過項伯的好意,心中已經拿定注意。他對項伯說:〃張良是韓國臣下,受韓王之命,輔送沛公入關,應當在使命完成後回報韓王。眼下沛公危難事急,我張良不辭而別,保身一人亡去,作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