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腦山腳下的團指揮所,旅長帶了一個作戰參謀一個警衛員,親自到訪。
一看指揮所只有兩個作戰參謀,和政委趙剛。
“李雲龍呢?他跑哪兒去了?”旅長不客氣的問道。
作為一團之長,馬上就要打仗了,不待在指揮所,那就是失職。
趙剛知道沒法遮掩,心中暗暗為李雲龍著急的同時,主動站出來向旅長解釋。
“旅長,李團長到最前一線指揮作戰,這裡由我和兩個作戰參謀負責。對了,您怎麼不打一聲招呼就來了?”
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對方忘了這件事,別揪住不放。
趙剛一問,旅長提了一嘴自己的來由:“袁朗不是說搞出個什麼飛雷炮,價值意義很大嗎?我來就是當一個看客,你們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新武器被袁朗吹得天花亂墜,說特別適合八路軍。
武器場上的實驗,自然比不上戰場上的驗證。
除此之外,旅長親臨前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督促新二團的作戰。
七七二團拿下柳樹堖,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李雲龍這裡還一點動靜也沒有。
時間不等人。
旅長索性就親自趕來,看看李雲龍是搞什麼鬼。
站在團指揮所,舉著望遠鏡眺望,能看到山坡頂處,密密麻麻的趴了一片人,看樣子應該是快要發起進攻了。
在戰士們的前面,是一些正在挖掘的坑道工事。
旅長有點明白新二團這幾個小時幹什麼了,透過土工作業,拉近攻擊距離。
的確是個不錯的想法,就是有些耗時間。
而且能拉近的距離是有數的,最終還是得靠衝鋒。
總的來說,旅長是比較滿意的。
老周說的有道理:李雲龍這小子鬼點子多,總能給你點驚喜。
土工掘進的辦法,是個小驚喜。
換了別的團長,不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八成是硬拼硬打,傷亡小不了,還不一定有效果。
旅長心情不錯,扭頭對趙剛誇了一句:“剛才七七二團打柳樹腦,你們的炮兵乾的不錯,支援的很及時。”
趙剛回答:“配合友軍是應該的,再說了,我想旅長您也準備好了炮兵支援吧?”
旅長微笑著點了點頭,那是當然。
旅屬炮兵營都已經準備好了,發現關家腦的鬼子被炮火壓制了,才停下。
“要發起進攻了!”
旁邊舉著望遠鏡的作戰參謀提醒到。
眾人都不再言語了,紛紛朝山坡上眺望。
一節煙筒從坑道里伸出來,從旅部那借來的中日雙語人才,正按照寫好的稿子,對日軍發動了言語攻勢。
“小日本山崎大隊長聽著,八路軍新二團團長李雲龍,得知閣下武士世家出身,精通劍道。
李團長認為你們的劍道,只不過是中國劍術的皮毛而已,師徒名分早在唐朝就已經有定論了。
要是閣下珍惜武士的榮譽,就停止射擊,走出工事,我們李團長願意和閣下用刀劍進行正式決鬥。”
緊接著,又換成日語念。
山坡腳下聽不太真切,旅長皺著眉頭,“上面說什麼呢?”
那篇稿子趙剛參與了潤色,他都能流利的背出來。
旅長一聽更納悶了:“還決鬥?他李雲龍還以為是中世紀,動不動就要決鬥?”
趙剛解釋說:“旅長,這是個聲東擊西之策,一營的戰士正在進坑道。”
一句提醒,聰明人就明白了。
一營的戰士要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進入坑道,萬一露出點馬腳來,鬼子就警惕了。
說不定反手一波手榴彈,給一營來個重創。
一個叨叨叨的,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來,便能解決問題。
啪的一聲槍響,伸出坑道的煙筒,被鬼子的神射手打的直冒煙。
小鬼聽得不耐煩了。
山崎大隊長肯定在想:混蛋,誰他孃的要跟你決鬥,有種你來呀!
李雲龍:來就來,誰慫誰是孫子!
進入坑道的戰士已經準備完畢,李雲龍手裡的訊號槍朝天一射。
?一顆紅色的訊號彈,代表了一個訊號——揍他狗孃養的。
山崎仰頭望著那顆紅色訊號彈,嘴巴張的老大,他在想:“八路要發動進攻了嗎?人呢?”
天空飛來的手榴彈,立即便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