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書籍,陸續發還的祖父母的藏書就將他推向一個更廣大的知識世界。讀書已不再是為了學習語言,它成了一種經歷,一種精神享受,一種嗜好和渴望。他在書的海洋裡漂流的日子越久,越覺得腹中空無一物;或者說人類的知識如同廣闊的原野,他窺視到的僅僅是一顆沙粒。再後來各種知識體系連同支撐它們的認知框架也一起消逝了,他看到的只是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閃光和他們不懈地完善自己的巨大勞動本身。陳國慶透過學習使自己完善起來理想化起來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就真正懂得了,為什麼學富五車的祖母就精神實質方面講竟是那麼謙遜、虛心和克己。陳國慶恍惚又回到了少年時期思索的舊問題上,認識卻大大深入了:人的生命是美麗的,卻不是完美的,前者正是透過後者表現出來的;不僅人和世界是不完美的,理想和天國的概念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它們不過是某種不斷隨著人類歷史思維的變化而變化的東西,是人類追求理想和天國的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精神成果而已。就像哲學是哲學史,而不是某種一度會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哲學思潮一樣;人不可能使自己的生命和世界真正完美,卻能夠透過不停地追求完美使其達到較高的完美程度。他的心依舊嚮往著完美和天國,但不再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