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在意的,自然是死後的名聲了。
那麼,若是可以得到王維這種才華橫溢詩人的吹捧,名聲應該會更好吧?
又與王維、韋陟這兩個年輕人談了談文學藝術之後,宋璟終於將話題轉移到官場上來,他先是十分好奇的詢問了一下韋陟,有關王維之前的“預言”。
韋陟其實早就在宋璟面前提過了,這次既然宋璟再問,他自然又說了一遍,宋璟微笑著聽了下去,暗中卻觀察王維的神sè,見王維依舊鎮定自若,從容無比,他只能讚歎這個王摩詰確實少年老成。
宋璟根據韋陟的話,找出一些疏漏之處,提點了一般,比如告訴兩人,為何姜皎會直接放歸田園,而不是明升暗降,那是因為姜皎已經升無可升,再往上,那就是專門給予大臣死後的追贈了,若姜皎真的再往上升,那便意味著他連起復的機會都沒了。
但是姜皎此時選擇歸於田園,卻是一步好棋,當真可謂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一旦宋璟退下去,姜皎極有可能起復。
韋陟有些擔心的問姜皎起復之後,會不會反攻倒算,結果宋璟只是淡笑不語,將目光投向了王維,目光中含有鼓勵的意思。
王維知道這算是宋璟的考校了,他認為宋璟肯定早就考慮到了姜皎起復後的應對了,他也沒高興揣摩如何回答宋璟的問題,才能讓宋璟中意,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說。
首先王維覺得姜皎以後起復的目標肯定是為了進政事堂,這隻要是為人臣,便該有的野心,可到時候絕對有人不希望姜皎進入,因為政事堂中的位子就那麼多,唐朝的宰相比不得宋朝,政事堂樞密院加起來有個十幾位,唐朝的宰相撐死了也不超過五位,一般來說都是兩位,左相右相。
僧多肉少,而在宋璟退下來的過程中,他這個前任宰相,也有資格建議下一屆班子的人選,如當初姚崇那般,雖說最終的決定權還在李隆基身上,但對於宋璟這種德高望重的宰相,他也不能完全無視他的意見。
所以姜皎要進政事堂的難度相當大,而若是他在謀求宰相的過程中失敗的話,等待他的,將是悲劇的結局,而由於姜皎有一段蟄伏期,在此期間,他的影響力絕對會下降,而他的競爭者則自然相反,此消彼長之下,姜皎最終能夠進入政事堂的可能xìng不足三成。
“所以,我認為殷卿你根本不必畏懼姜皎的反噬,此人終究才幹有限,哪怕聖上再寵幸他,卻也不會任由他入政事堂。”王維最終下了一個結論。
王維的分析可以說是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別說是韋陟,連宋璟聽了都覺得這個少年太聰明瞭。
此事一了,話題終於到了王維期盼的地方了,當然是明年的科舉了,宋璟將自己科舉的心得體會都毫無保留的告訴了王維,由此可見,他已經有將王維這個極有發展潛力的後輩收到自己麾下的意思了。
也許這個時候確實還看不出王維是不是有實幹之才,但論起眼光與心機,卻真的是個中翹楚,yīn起人來是一把好手,又會寫詩作文,嘴上功夫又厲害,做不成像裴耀卿那樣的實幹流的話,那也可以做“嘴炮流”,當“公知jīng英”,有事沒事就抨擊時事,然後玩玩文人聚會什麼的,加強輿論權、話語權。宋璟很看好王維在嘴炮流方面的發展。
王維自然耐心的聽宋璟追憶往事,但心中卻期盼宋璟趕緊寫封推薦信,有這一封信,什麼都萬事大吉了,哪需要他這老人家科舉的心得體會啊……
“既然十三郎你準備明年的科舉,那把你要行的卷給老夫瞧一瞧吧?”宋璟摸著鬍鬚,神情威嚴,但這個時候如果有其他學子聽到這話,一定會無比興奮的,要行卷的話,誰敢向這位鐵面無私的宰相行卷?
但這個時候宋璟卻主動想要看王維的行卷!這對一個應考計程車子來說,可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結果……
王維根本就沒這準備,他在發懵的同時,迅速開動頭腦,思考該怎麼辦……
============
求收藏票票~~~~~~~
75、自薦詩
() “怎麼,難道沒帶嗎?”宋璟的神情愈發威嚴,似乎渾身上下都給人一種壓迫感。
一旁向來高傲無比,目中無人的韋陟,這時都大氣不敢喘,心中暗暗為自己的友人捏了一把汗,他這時才隱約察覺到,為何王維要在此事中出力這麼多,原來是為了接近宋璟啊……
雖然韋陟明白自己被利用了,但他卻沒有任何反感,只因能夠看到那姜皎那麼狼狽的落馬,他只覺得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