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說是被人蒙了頭,敲了悶棍,傷了肋骨。想來想去,沒人會幹這事,只有那個剛來書院的混世魔王胡鎮。上回我們去敬文哥家吃飯,好些人都在場哩,這混蛋就敢攔住泥鰍,說要找他算賬。後來見我們人多,才沒敢動手。”

板栗跟爹一塊去探望了泥鰍,先說了事由。

鄭氏問張槐:“可跟書院說了?”

張槐嘆了口氣道:“這只是我們私下猜的。那胡鎮狡猾的很,昨天下晚正下雪,他跟學子們在山上看雪,兩個隨從也沒下山,要如何跟書院告他?”

跟著又道:“雖說是這樣,我跟三順去集上找了史班頭,暗地裡查訪這事。差不多能斷定是那胡鎮的隨從乾的,卻無法指證。”

他神情頗為鬱悶。

板栗道:“爹,就是不查,這事也猜得到。前些日子,泥鰍除了得罪過這個胡鎮,就沒旁人了。先這麼地吧,那胡鎮是個狂妄的人,這一回雖然辦的小心,日子久了終究會露出行跡來。”

張槐點頭道:“也只能這樣了。我已經讓人盯著他那些隨從了。有這樣人在村裡,你們都要小心些。”

鄭氏輕聲問道:“可跟周夫子說了?”

張槐搖頭:“沒頭腦的事,說了白讓夫子操心不痛快。夫子如今不做官了,在這養老,難得過幾年清靜日子,能少給他添些麻煩,儘量少些麻煩。”

鄭氏點頭,聽著窗外簌簌的落雪聲,不由嘆了口氣。

這世上事從來就是福禍相依的:書院建在這裡,清南村人得到的好處是不用說了;壞處麼。這不正顯現了!

小蔥聽了此事,又是生氣又是不安,對鄭氏道:“娘,我想明兒跟淼淼去看泥鰍哥哥。”

鄭氏聽了,沉吟一會,才道:“也好。讓板栗跟葫蘆陪你們一塊去。多備些禮。把板栗帶回來的老參拿兩隻。”

她自己是不會去的,她跟泥鰍娘有些小隔閡,去了只怕會惹嫌棄。

小蔥點頭,轉身去收拾準備了。

第二天,雪住後。天地間一片瑩白。一大早,張家院子裡人聲鼎沸,主僕一齊出動。清理積雪。

山芋、香荽等小娃兒一邊剷雪,一邊嬉鬧不停;最小的玉米又纏著大哥,說要用竹匾罩麻雀。

紅椒聽了,忙讓人搬了個大竹匾來,在三進院子裡找了塊乾淨雪地,支起竹匾,又在下面撒了些癟穀子,然後就帶著弟妹守在旁邊。等麻雀飛下來吃。

東廂房,於嬤嬤幫小蔥包紮整理送劉家的東西,順便又說了些送禮的規矩。

一時弄完了。她推開窗戶,瞥見紅椒穿著紅色小襖和同色褲子,半蹲在雪地裡。一隻膝蓋還跪著,手上緊捏著牽引的線繩,兩眼不眨地盯著前方的竹匾。

老嬤嬤皺起眉頭,對小草道:“去喚二姑娘回來。”

小蔥忙止住小草,又揮手示意她下去,才含笑對於嬤嬤道:“嬤嬤,妹妹們不過是偶然玩一回,也不算什麼大事,就隨她去吧。”

於嬤嬤不贊同地說道:“大姑娘,這女兒家的言行舉止,就是要從平日的小事練起。若是自在放任慣了,就算心裡曉得那些規矩禮法,也是毫無用處。”

小蔥點頭道:“嬤嬤說的是。所以,我們姐妹雖然不喜歡那些規矩,也都用心在學,不敢偷懶。不過,我娘想必也跟嬤嬤說過了:她並不想把我們教成大家閨秀。”

見老嬤嬤有些不以為然,小蔥又道:“這就跟讀書一樣。讀書是為了明理,但也不用讀了書,就滿嘴之乎者也起來。裝模作樣也不能就變成大儒。嬤嬤只看書院的周夫子他們就知道了。學習規矩禮法,也是為了知禮守禮,若是從此變得死板規矩,毫無靈性,那還不如不學呢。嬤嬤說是不是?”

於嬤嬤張了張嘴,無話可說。

她來了兩年,跟大姑娘才處了不到一個月,發現她極有主見。自己教導的,她也認真聽講學習,卻並不照搬照套,一概自有主張,偏說話行事自己還挑不出錯來。

小蔥見老嬤嬤不吱聲,微笑道:“嬤嬤別多心。娘跟小嬸嬸要人,小嬸嬸又派了你來,自然是因為你懂得多,是個難得的。嬤嬤別看我不大經心的樣子,其實我不單白日跟嬤嬤學這些,我還記了下來,晚間也琢磨呢。哪些是要時刻謹記的,什麼場合注意什麼,都不敢忘了。只是我想著,無論學什麼東西,都不能生搬硬套,要靈活運用才好。”

說完,將備好的禮歸攏,讓於嬤嬤在椅子上坐了,又遞個手爐給她。

老嬤嬤急忙起身,連道“不敢當姑娘贊”,臉上卻是笑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