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是監督救災物資發放,同時發動群眾生產自救。
河南的情況經過報界傳到大後方,國民政府參政會的河南籍委員聯名發起提案,要求國民政府加大救災力度,要求減免河南稅收。
在河南參政員提案後,美國記者白修德在時代上的文章也正好刊登出來,白修德這次的報道卻不是批評而是讚揚。
“…。,儘管已經到了春季,可依舊沒有下一場雨,田地乾裂,部分河流已經斷流,樹皮已經被剝皮,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道路上隨時可以看見倒斃的屍體。
為了抗拒這場百年未遇的災禍,整個河南地區,不,整個江北戰區都已經緊急動員起來,軍隊拿出軍糧,從戰區司令莊繼華上將到普通士兵每天的糧食都只有250克,但困擾莊上將的依舊是糧食。
對就是糧食,日本人敗退前將河南的糧食全部搜刮乾淨,整個河南中部和東部找不到一粒糧食,數百萬民眾正處在生死邊緣。
國民政府緊急動員了數萬噸糧食,緊急運往河南,但這些糧食只是杯水車薪,可公平的說,國民政府已經盡力了,常年戰爭,國民政府的糧庫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在不久之前,國民政府才向剛剛收復的武漢地區,提供了數萬噸糧食。
……………“
文章在時代發表後,在美國同樣引起巨大震動,首先是美國華僑行動,唐人街到處是募捐箱,很快募集了一百萬美元,購買了大批糧食送到國內;美國政府宣佈向河南災民提供五百萬美元的救濟物資。
《中央日報》將白修德的文章全文轉載,同時配發評論員文章《不能讓前線將士餓著肚子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