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迂迴塔頭埠(距離棉湖十餘公里),因此我軍正面就只有兩個團,兵力對比為6000對3000,我軍兵力只有對方一半,我軍雖然士氣高昂,可畢竟久戰疲憊,正面能否守住?如果正面被擊破,七旅的迂迴就毫無意義。”
“您說對,我來也正是這個原因,正面我軍兵力較為單薄。所以我們要調整部署,不過放棄迂迴不可取,但我們可以調整迂迴的兵力,讓許將軍調一個團回來,加強正面。”加侖毫不猶豫的說。
兩人的判斷基本相同,就用不著再討論論證了,蔣介石立刻寫好三張紙條,然後叫來三個參謀,讓他們各帶一組人,分別去狗肚、銅坑、鹿子洋尋找七旅,同時命令他們如果遇上敵人,首先銷燬命令。
凌晨五點三十,天還沒有完全亮,教導一團離開宿營地,開始向青嶼搜尋前進,一營擔任前衛,二營在右翼機動,學生隊在左翼,三營為預備隊。
部隊在晨曦中出發了,士兵們一隊隊向村外開去,寂靜中只傳來輕微的腳步聲,和士兵間偶爾的低聲說笑,路邊草叢樹葉上的露珠打溼了士兵們的草鞋、綁腿和肩頭。
何應欽騎著小黃馬站在村口外的一處麥草垛旁,靜靜地看著出發的部隊,蔣介石已經把調整部署的事情通報他了,同時通報他的還有今天可能會與林軍相遇,前衛必須小心。
一團的行動非常謹慎,前鋒一營以一連、二連在前三連在後,以倒三角形向前搜尋前進,兩個多小時下來,才走七八里地。
距離情報所說敵人的宿營地上柵越來越近,蔣介石心裡的不安越來越強烈,昨晚派出的人是否找到七旅,七旅能否及時趕回來,情報是否屬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