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樣宣俠父也是一海歸,是從日本歸來的,他們還同是浙江老鄉,他也很佩服宣俠父能毅然從軍,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海歸與後世的海歸不一樣,後世海歸如過江之鯽,北京人有個笑話,街上掉個瓦片砸倒三人,兩海歸剩下一個準海歸(就是正準備去的)。當然象方鴻漸那樣的克萊登大學畢業的也有,但更多的是為求學和為國效力的目的,但回國後投身軍旅的卻很少,原因無他,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太少,他們無論是走實業路線還是進入地方政府都能很容易地找到一份報酬很好的工作,選擇進入軍隊的很少。但莊繼華認為宣俠父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員,因此見到宣俠父和蔣先雲在一起,他直覺認為他們是在談他們黨內的事情,就打算繞開。
“繼華。”蔣先雲也看見他便招呼他過去,莊繼華走過去,蔣先雲就低聲說道:“劍魂想給校長上書,反對校長直接任命黨小組長,和黨小組長每週向他彙報的決定。”
莊繼華看看宣俠父,後者點頭示意,他沉默會問道:“為什麼呢?”
“總理有言,以黨治國,以黨治軍,而不是相反,校長此舉將開軍人治黨之先河,違犯總理建軍之初衷,是錯誤的,所以我要上書反對。”宣俠父嚴肅的說。
莊繼華沒出聲,他也是被任命的黨小組長,他暗自稱讚宣俠父眼光敏銳,但他不認為蔣介石只是簡單的插手黨務,他認為這是蔣介石控制黃埔學生的計劃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蔣介石為防範**採取的措施。
“巫山,你的看法呢?”莊繼華還是沒有直接回答,他還在思考該如何措辭。
“劍魂說的有些道理,我以為上書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問題說得那麼嚴重。”蔣先雲又補充道:“校長也是委員會執委,既然是執委就有權利管黨務,直接上書。”莊繼華想好措辭,便直截了當地說。
“我贊成劍魂的觀點,但反對上書。”
“為什麼?”蔣先雲和宣俠父有些吃驚,既然贊成宣俠父的觀點,卻為何反對上書。
“因為上書不會有任何結果,很可能會帶來反面效果。”莊繼華又解釋道:“校長在各種場合反覆講服從和上下尊卑,黃埔軍校剛成立,他的權威還沒有完全樹立,此時上書發表反對意見,會被校長看成是對他的權威的挑戰,因此他不但不會收回成命,很可能還會對劍魂施加懲罰。”
蔣先雲宣俠父立刻明白莊繼華的話是有道理的,蔣介石在各種場合中反覆強調上下級觀念,甚至寫進了黃埔軍校的校規,因此莊繼華描述結果的很可能變成現實。宣俠父不甘心的說:“那麼就任校長破壞總理的建軍原則,廖政委也不干涉?”
“劍魂,我估計沒人會干涉,至少國民黨中不會有人干涉,甚至還會在暗地裡支援校長的做法。”莊繼華悄聲說道。
“為什麼?”
“你們想想看看,執委會中有幾個**員,有幾個國民黨員就明白了。校長可以說此舉是為了維護國民黨的權益,只要校長提出這條理由,國民黨內就不會管,甚至總理政委也會支援他。”
蔣先雲徹底明白了,同時也對莊繼華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他自認他自己就沒有注意到這些情況,什麼民主呀權威呀這些都是表象,深層原因還是國共兩黨關係的問題。他立刻表示:“劍魂,繼華說得對,還是慎重些。”
宣俠父沉思片刻,毅然說道:“不,我還是要上書。我承認繼華說得有些道理,可那我就更應該上書,這關係到國共合作的原則問題,不能有絲毫讓步。巫山繼華謝謝你們。”說完轉身就走。
莊繼華與蔣先雲相對苦笑一下,蔣先雲想想後對莊繼華說道:“你看我們是不是也寫一寫,至少可以給劍魂以支援。”
莊繼華心說別拖我下水:“如果這樣的話這事就一點挽回的餘地都沒有了。你想想看,如果同時上書,造成群起反對校長的局勢,恐怕我們都要被開除。如果我們不被處理,校長就有可能辭職。巫山,現在我們的問題如何把事情的結果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你就更不能寫,你們兩個都是**員,萬一被有心人利用,事情就演變成,**向國民黨發動進攻,企圖篡奪軍校領導權,再散佈點謠言,那真要影響兩黨關係了。”
莊繼華這話讓蔣先雲寒徹透骨,破壞兩黨關係這個罪名太大,一股冷汗順脊樑流下,看來他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這個莊繼華太不簡單,居然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看得如此遠,很多問題自己都沒想到,這再次讓他下決心把莊繼華髮展過來。
“巫山,你再去勸勸劍魂;如果實在要寫,最好只說民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