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地當面問他為何要死守不退。王耀武的回答是,當時已身陷重圍,紅軍又長於打援和野戰,與其突圍時失敗而死,不如與城池共存亡。
王耀武還說,宜黃是戰略要地,一旦失守,即便付出1萬人的代價,也未必能夠重新奪取,所以從戰略整體著想,也不能輕易放棄宜黃。
蔣介石聽後十分滿意,決定重用王耀武,不過他沒有讓王耀武繼任第三十二旅旅長,而是任命其為補充第一旅旅長。
授予此職,蔣介石考慮得很是周到。因為第三十二旅有很多黃埔一期、二期生,就怕王耀武因資歷淺擺不平,而補充第一旅剛剛成立,沒有這些問題,便於王耀武指揮排程。
當蔣介石把自己的這番用意告訴王耀武時,王耀武感激涕零,練兵作戰也更加盡心盡力。
正是由於太積極了,所以各路追兵中,就數王耀武衝得最猛最前,隊伍也因此顯得孤立突出。經過分析研究,紅十軍團高層做出決定: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拿這個王耀武開刀祭旗。
從裝備上看,補充第一旅勝過紅十軍團,但紅十軍團有3個師計5個團以上的兵力,補充第一旅只有3個團,另外,紅十軍團還佔有地利優勢。
烏泥關是一個山隘口,從烏泥關至譚家橋段的公路兩側,5公里範圍內,自南向北都是小山坡,若是打伏擊戰的話,乃天造地設的絕佳地形。
打伏擊戰,細節是關鍵,圍繞細節,軍事主官之間產生了分歧。
軍團長劉疇西擬訂的伏擊戰方案是,以第二十、二十一師為主攻部隊,第十九師負責待主攻方向打響後,向烏泥關穿插,以截斷王耀武的後路。
尋淮洲和粟裕對此存有異議。道理很簡單,第十九師能攻善守,野戰經驗豐富,當然更適宜於擔任主攻。
話醜理端,可惜劉疇西不接受。
劉疇西畢業於黃埔一期。南昌起義時,粟裕不過是個班長,而劉疇西已經是營長,後來他被派往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回國後因作戰受傷割掉了左臂,人稱獨臂將軍。
劉疇西的資歷是沒有問題,但他在中央蘇區時的最高軍職為師長,來到閩浙贛蘇區後才擔任軍長,時間也不長,與尋淮洲和粟裕相比,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和經驗。
作為負主責的軍團長,劉疇西不會承認自己的欠缺,對殲滅補充第一旅,他也表現得相當樂觀。
第7節。
硬碰硬的陣地戰
劉疇西的樂觀,其實包含了不少水分。
你要是僅憑“補充”兩字,就認定補充第一旅是一支二流部隊,那就完全錯了。
除了武器裝備較好外,這支部隊的兵員素質也很高,士兵多為北方人,作戰風格硬朗,軍官則大多是軍校畢業生,官兵訓練有素,敢打且能打硬仗。
1934年12月14日,王耀武率部到達烏泥關。他很快發現烏泥關地勢險要,為避免不測,特地留下一個團防守烏泥關及其附近高地,其餘人馬則繼續前進。
紅軍出沒的地帶,多為險要區域,王耀武也不會算命,他事前當然不會知道對方要在這裡設伏,能以1/3兵力做後手,已經比其他將領要精明謹慎得多了。
眼看王耀武的那兩個團就要完全進入伏擊圈,這時意外發生了,一名紅軍戰士因過於緊張,槍突然走火。
補充第一旅的前衛部隊立即警覺起來,發現有紅軍埋伏後,他們一邊搶佔路邊高地,一邊派人向王耀武飛報情況。
在前沿指揮的劉疇西見狀又氣又急,只得提前下達出擊命令,伏擊戰也瞬間演變成了遭遇戰。
王耀武雖然暫時處於被動地位,但他在很短時間內便判明瞭戰場勢態。看出紅二十師戰鬥力並不強,所據陣地又是控制戰場的制高點,王耀武便首先集中迫擊炮和重機槍對其進行火力壓制,同時向高地發起猛攻。
紅二十師以前沒打過這樣硬碰硬的陣地戰,一時慌亂起來。王耀武找準弱點後,便不斷增調兵力向這個點進行突破,最終紅二十師的陣地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隨著補充第一旅的官兵不斷湧入,烏泥關及譚家橋高地盡被王耀武所奪,戰場主動權完全易手。
按照原計劃,當主攻方向的戰鬥打響時,尋淮洲即率紅十九師前去烏泥關抄襲敵軍後路,但這時紅二十師已呈潰散之狀,再抄襲後路已無意義,劉疇西急忙改變計劃,令紅十九師回援。
遺憾的是,尋淮洲沒有遵令,即使方誌敏寫信去調,也沒能調來。
也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