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布衣怔怔的坐了良久,已經幾乎捋順了所有的脈絡。
而這一切,和他是天機,和太平道密切相關。或說,自從來到這個世上,他就不可避免的捲入這個紛爭的洪流,遇到安伽陀的那一刻,他就和太平道不可分割。
他由伊始的混混沌沌,到現在的掌控大局。對太平道的深惡痛絕,到如今的逐漸接納。
猜到孫思邈是崑崙的那一刻,蕭布衣非但沒有被隱瞞的憤怒,反倒有種豁然開朗的釋然。他甚至已明白了虯髯客的苦心。
或許張角的用意是好的,可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當初的用意,早被後人曲解的似是而非。就算蕭布衣,都不能肯定張角的用意,更何況是那些後人。
太過超前的意識,都會被視為妖孽禍害,被世人牴觸或剷除。這方面的例子,中外數不勝數。太平道超前的意識,雖讓他們有蠱惑的力量,掀起驚天駭浪,卻終於在世俗的強大壓力下,逐漸被同化或被消弭。
因為眼下沒有任何一個朝廷,能容忍這種觀念存在。蕭布衣捫心自問,若是自己掌控江山,也不會容忍!就算他認同,可世上的舊閥、新貴、商賈、華族如何會認同?這些人,掌握著天下的勢力!
他認同太平道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等待江山再次被推倒!他現在得到東都的擁護,因為他保障了這些人的利益,他要是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這些人如何還會擁護他?
蕭布衣早已清楚,這個時代,就算是皇帝,也絕非一言堂、隨心所欲。楊堅、楊廣前車之鑑,他又如何會重蹈覆轍?
孫思邈、虯髯客均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們聰明,並非是說他們有著極高的武功,置人生死於談笑的本領,而是本身就有果敢的英明。
他們看清楚形勢,不想這種禍亂繼續下去,就開始順其自然。可四道中人的觀念早就根深蒂固,想要改變真的談何容易。
可孫思邈的確有大神通、大智慧。不但制止了樓觀道天涯的為亂,還殺了李家道的李八百,或也控制了王遠知,因為茅山道一直並沒有大的動作。這些人均是傑出之士,若是為亂,當起滔天波瀾。可這些人在孫思邈的壓力下,只能暗中行事。孫思邈剩下的時間,當然不是傲嘯天下,做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只是將剩下的事情交給虯髯客處理,然後改攻醫術,普濟天下,整理千金方,造福後世。
他這種方法,或許離太平道的大道有些遙遠,但無疑是最切合實際的做法。
太平道遺患無窮。孫思邈憑藉一己之力,約束太平道為禍,力挽狂瀾,聯手佛祖僧粲、隋帝楊堅,終於讓天下回歸太平數十年。
這樣的人,怎麼能讓蕭布衣恨的起來?
若說孫思邈做過的一件錯事,那當然是救了李玄霸,收他作為徒弟。蕭布衣相信思楠的分析,而且自己也是堅信,所有的一切均是李玄霸在作亂。可孫思邈救了李玄霸的時候,當然從未想到過,會留下個禍根。
孫思邈不會見死不救,李玄霸也的確聰明絕頂。他不但成功的欺騙了蕭布衣,而且讓裴茗翠堅信,他只有一年的壽命。除此之外,他最大的成績當然就是,成功的騙過了孫思邈!
孫思邈雖是崑崙,可畢竟也不可能事事知曉,他低估了李玄霸的野心,終究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李玄霸是個極為狡猾的人,他一直暗中運作,最擅長的就是借力打力。
武功中,借力打力是門高深的技藝,勢力爭奪中,借力打力卻是極為巧妙的法門。裴矩見天下大亂,終於忍不住搶先發動,想要奪取東都兵,掌控東都,一統天下。李玄霸卻是借裴矩動之時,借力打力,借假死騙取楊廣的同情,為李淵謀取了太原根基。
這種巧取幾乎是不動聲色,神不知鬼不覺,自然讓人難以警惕。可這種方法,非有絕頂的聰明,難以運用,非有狠辣的心腸,無法做到。
李玄霸成功的將虯髯客、蕭布衣,甚至裴茗翠的視線,都轉移到天涯的身上。這才為他以後的行事取的時機。
而剩下的時間內,李玄霸並非隱而不發,而是極力的想要推波助瀾的攪亂天下,甚至要徑直的殺死楊廣!蕭布衣一直有個疑惑,那就是洛水襲駕時,裴矩本來沒有殺楊廣的必要,因為那時裴矩殺楊廣易,但是要取天下江山、東都勢力絕非殺個楊廣就能夠做到,所以想殺楊廣的當然是李玄霸!
因為那時候,李淵已經有了太原之地,已有了爭奪天下的本錢,而他蕭布衣,不過還是個右驍衛大將軍,尚無立錐安身之地。
這個時候楊廣若死,李淵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