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的小老弟他竟然琢磨不透。
他作為一省之長,堂堂部級高官,怎麼可能為因為接待的一點小問題生氣?
他就是想透過一件小事看看張青雲這個人,結果很讓他失望,張青雲對這件事好像反應很遲鈍。倒是辛苦了那位馬市長一晚沒睡個囫圇覺。
不過,喬國盛倒清楚了一點,那就是張青雲其志還沒到省委這一級,他關心的還是淮陽這一畝三分地的發展和穩定。
因為如果張青雲志在省委有作為,斷然不可能對這件事如此遲鈍,要在省委能說上話,就得要慢慢的將自己的影響力向其中滲透,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前方百計的找準隊伍。
喬國盛身為京津系來的省長,張青雲都可以對他不感冒,可以斷定張青雲對省裡所謂的爭鬥不感興趣。
這個思維體現的喬國盛看問題的獨到點,實際上他判斷的很準確,張青雲雖然現在是省委常委,但是他還真沒想過去摻和省委的那茬子事。
他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淮陽一口氣吃成了一個胖子,他要把吃進去的東西慢慢的消化,要將急功近利經濟發展變成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要藉著現在一派大好形勢,把淮陽這座城市推出去。
“青雲,在規劃新發展的時候要多通盤考慮,最好能做到黃淮合作和淮陽可持續發展相得益彰,這方面我相信你是有準備的,但是光準備是不夠的,最好是要能找到兩全其美的法子,所謂共贏就是這個概念吧”喬國盛道。
他說這句話語氣很淡,但卻是響鼓不用重錘,字字句句敲在張青雲的心上。喬國盛說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便是淮陽要打造特色經濟,要擁有自己獨特的城市名片。
這在黃淮合作接下來的談判中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一個城市要做出特色,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顯然不是黃海願意看到的,黃海和淮陽合作,他需要的是淮陽的優勢去彌補他地域、人口、資源以及經濟結構的不足。
他們當然希望淮陽的經濟發展思路能夠根據這個標準來量身定製,現在張青雲提出的新思路肯定不是這樣。這中間的分歧是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喬國盛的眼睛很毒,他一眼就看穿了張青雲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意圖,張青雲如此做是為了未雨綢繆,是早就預備在萬一黃淮合作出現問題的時候,淮陽好不受制於人。
而喬國盛說相得益彰云云,其內涵更深了,提到黃海就會涉及到海派,現在在大華東區,海派勢力雄厚。張青雲在政見上和海派意見相左,能夠貫徹下去意圖嗎?
如果難度大,是不是該向喬國盛早點靠攏?喬國盛這些種種一個字都不說,就輕描淡寫的以指示和要求的口吻說了一段話,其中包含的意義深似海,一切都靠一個悟字,其中各種含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盡在不言中……
第九卷 淮陽霸業 第七百九十七章 局動
華東地區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喬國盛這個吃慣了北方重口味的漢子起初並不適應,但是對華東熬的濃湯他卻是分外的喜歡喝。這裡煲湯最少需要數個小時,經過文火長時間煲出的湯滋味醇厚,喝之讓人回味無窮。一頓普通的工作餐,可是因為有一碗很好的老火湯,喬國盛吃得非常的有滋味。
陪同他一起吃飯的是馬未然,還有一幫隨行人員。喬國盛一共在淮陽視察三天,除了第一天是由張青雲親自陪同外,剩下的兩天都是由馬未然陪同。總的來說,喬國盛對這次視察基本滿意,他不僅瞭解了淮陽經濟發展模式,同時對華東經濟的未來也有了新的思考。作為一省之長,發展一省經濟是他責無旁貸的責任,喬國盛對這一點從來都是牢記於心。所以儘管他初來乍到,還沒有站穩腳跟,要開展工作還困難重重,但他依舊不忘本職,在調研思考。
現在對喬國盛來說,首要的是在省政府班子中滲透自己的影響力,樹立起威信來。他才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透過紮紮實實的工作慢慢獲得大家的認同,這條路中規中矩;另外一條路,現在擺在他面前有一個機會,按照慣例,政府這邊除了省長和常務副省長之外,還需要配以為常委副省長,現在整個華東班子就這個人沒配齊。另外,在華東目前爭議比較大的是陵水市市委書記韓先進沒進常委班子。省會城市,而且是副部級市市委書記沒有進省常委序列,這讓陵水人接受不了,這段時間,無論是人大還是政協,都有人反映這個問題。如果喬國盛能夠順利將韓先進推進省委常委序列,韓先進本來在省政府掛職副省長,這事就是皆大歡喜的事,同時喬國盛也可以透過這件事情把政府班子歸攏成一團。所以喬國盛此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