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5部分

的就是主動出擊,用騎兵的快速衝擊力,配上蒙古軍的騎射能力,一舉擊垮這些宋軍。對方也有差不多一萬騎兵,如果騎兵對陣,大宋騎兵應該不是對手。正在打算出擊的阿爾泰突然發現了宋軍的帥旗,淺藍色的大旗中間一個斗大的深藍色的藍字。阿爾泰吸了一口涼氣,藍玫瑰,藍玫瑰的徽州軍進京城了。這個情況丞相為什麼沒說?阿爾泰算得上大將,否則進攻臨安這樣的重要戰鬥,他不可能是先鋒官,立即派傳令兵快馬向後稟報丞相。

戰鼓聲有節奏的敲,步兵方陣就這樣向前走。這是一種壓力,上萬步兵的整齊前進,腳步聲都震天動地,這種氣勢根本無法在靜止的情況下抗住。阿爾泰要不出擊、要不就撤退。看到這個情況阿爾泰明白過來,藍玫瑰用兵確實有一套,剛一開始就把自己逼人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如果衝擊步兵方陣,徽州軍還有一萬騎兵在那虎視眈眈。如果撤退也必然遭到騎兵的追殺。如果不動,新附軍的一萬步兵根本頂不住一萬徽州軍步兵的進攻。雙方距離是正常的列兵佈陣距離,用不多長時間就會短兵相接。當看到越來越近的宋軍長槍陣的時候,阿爾泰驚恐起來,因為步兵方陣的長槍要比自己新附軍的步兵槍長不少,這是專門對付騎兵的槍陣。

現實逼得阿爾泰不得不做出決定,新附軍死傷沒有關係,只要蒙古兵不傷亡就行。自己是一萬騎兵,對方多說能有一萬騎兵,雙方騎兵對陣勝算很大。只有最先擊潰徽州軍的騎兵,然後再攻擊步兵方陣,實在不行可以撤退.因為步兵是追不上騎兵的。有了決定的阿爾泰,命令一萬新附軍衝鋒,迎戰徽州軍步兵,騎兵向徽州軍騎兵衝去。

看到這個變化藍玫瑰搖動令旗,馮彪的臉上露出了冷笑。騎兵隊並沒有動,而是靜靜的看著衝上來的蒙古騎兵。這個變化又讓阿爾泰不明白,難道靜止不動的騎兵能抗住自己萬騎的衝擊嗎?阿爾泰一咬牙擂鼓助戰,戰鼓聲大作,蒙古騎兵在加速,這絕對是萬馬奔騰,聲勢震天。

就在蒙古兵開始摘下弓準備射箭的時候,馮彪指揮的騎兵突然分成兩隊向兩邊衝去,把中間亮了出來。看到這樣的變化阿爾泰還沒反應過來,馬上就被驚呆了。在徽州軍騎兵的後面是好幾百輛弩車,這種東西阿爾泰沒見過,但是那排排的鋒利箭頭他還是明白的。不過阿爾泰一開始並不擔心,這種弩上弦困難射速慢,根本擋不住大隊騎兵衝擊。

錯誤的判斷導致的就是戰鬥失敗。一聲尖銳的哨音,足足有三百輛弩車上的弩箭,發出刺耳的尖嘯飛了出去。這種有三尺多長的巨箭,根本不是騎兵能擋住的,有些戰馬和人直接被貫穿。一次發射就是三百支弩箭,蒙古騎兵是密集衝擊,想一舉擊垮徽州軍騎兵。這一次發箭就有三百多騎被射倒,這哪算完,這種弩車上是一次裝五箭,一批接一批的弩箭飛過來,巨大的衝擊力給蒙古騎兵帶來的是災難。

讓阿爾泰目瞪口呆的是.這些弩箭上弦非常快,幾乎沒有多少停頓的時間,發射一輪就是一千五百多支箭。這第一次射擊蒙古騎兵幾乎沒多少躲過去的,隊型大亂人仰馬翻,被弩箭射死的戰馬,人被射死空騎的戰馬、絆倒的,撞翻的,上萬蒙古兵銳減一半。

這個時候,向側面衝去的馮彪騎兵反衝了回來。玫瑰騎兵不是靠的騎射,而是手中的武器,突擊三稜長矛,成排的朴刀陣,鏢槍、短斧這些都是專門對抗騎兵的。本來已經接近停止速度的蒙古軍,又承受了一次災難性的打擊。

玫瑰騎兵是四個團八千騎,本來數量就不低於蒙古騎兵多少,在弩車的打擊下蒙古騎兵已經剩下一半,又潰不成軍,終於全面崩潰四散奔逃。阿爾泰亡魂皆冒,哪還有心思管那一萬送死的新附軍,敲響收兵的金鑼,帶領殘存的蒙古騎兵向回逃跑。

步兵進攻的更慘,因為他們只有一萬人,阿爾泰本來就是打算讓他們送死的,為的是纏住宋軍步兵。藍玫瑰的步兵前進,弓箭第三軍是跟進的,當新附軍衝過來的時候,承受的第一波打擊就是弓箭,天空落下的是遮天蔽日的箭雨。這是五千弓箭兵,一次發射就是五千支羽箭。當步兵和藍玫瑰的步兵接觸的時候已經死傷無數,這樣的步兵衝鋒真的是送死。騎兵強大的衝擊力對玫瑰軍的步兵方陣都無可奈何,何況是步兵衝鋒,在如林的長槍之下只能是送死。

在前面盾牌擋住的情況下,後面的加長長槍從空隙中刺出,成排的新附軍倒下。藍玫瑰對留守中軍的第四軍蔡和發出命令,全軍跑步前進,從側面向後把新附軍包圍。軍人都是一樣,戰場廝殺不會讓他們膽寒。第四軍蔡和看到其他三個軍的戰鬥,早已是心情激動,接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