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營門的軍士,笑著道。
“啊,我怕內寨隨便進出,影響為吳侯診治,也怕走漏了訊息。”耿浩低聲解釋著。
“先生高見。”魯肅挑著大指稱讚。
耿浩心中很是得意。
魯肅是來探望孫策的,雖然沒明說是奉了孫權的命令,耿浩也清楚得很。
耿浩領魯肅探視了孫策,又詳細介紹了孫策的病情和用藥,只是略掉了那次差一點就成功了的診治過程。
“如此說來,吳侯很難轉醒了?”
耿浩無奈地點點頭。
“唉……”魯肅長嘆一聲。
耿浩在這裡待得久了,不似最初時,一提到孫策的病情就唉聲嘆氣。
兩人來到耿浩的房間,
“少尊近來可好?咱東吳這裡最近有啥大事沒?”耿浩在這裡窩得久了,啥資訊都不知道了。
“少尊年輕有為,眾文武齊心協力,咱東吳比以往更加安定繁榮呢。”
“哦?怎麼個安定繁榮法?子敬先生您給我說說,我整天在這裡,都成了井底之蛙了,啥都不知道。”耿浩住在江東久了,自然而然把這裡當作故鄉般看待,很希望看到東吳日益強盛。
耿浩給魯肅奉上茶,魯肅便詳細地介紹了孫權當政以來推行的新政。
孫策遇刺前,東吳境內的各種豪強勢力已經被清剿得差不多了。東吳東臨大海,北邊是長江,這道天險阻隔了中原戰火。西南方向,與交州劃群山為界,交州太守士燮,憑藉群山阻隔,既不擔憂中原勢力的侵擾,也沒有北進中原的志向,安安穩穩地當著交州的土皇帝。
東吳三面無憂,只有西邊的荊州是個隱患,吳(東吳)楚(荊州)兩地,歷來不和,孫權之父孫堅更是被荊州軍隊所殺。孫權也曽動過西征荊州為父報仇的念頭,只是無奈實力不濟,只得臥薪嚐膽,等待時機。荊州劉表忙於防禦北邊的曹操,也沒空理會東吳。這樣一來,吳楚兩地隔著湘水,倒也相安無事。
東吳政治環境穩定,無須考慮刀兵之事,境內軍民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自身發展。孫權實行了兩項措施。
第一項發展措施:增加水路貿易。西南交州有群山阻隔,交通不便;西邊荊州,雖交通便利,但吳楚兩地很少往來;北面,過了長江就是中原地帶,戰火紛亂,貨物運輸常遭官匪掠奪,商人望而怯步。孫權下令加強東吳與遼東之間的貿易。兩地原本就有船隻往來,孫權當政後,兩地貿易日漸繁榮,遼東盛產珍稀名貴藥材,得以透過水路輸入東吳。
不僅如此,近二三十年,遼東較中原更穩定,中原戰火不斷,很多百姓逃到遼東避難。然而遼東畢竟天寒地凍,生活方式也與中原有很大不同,逃難的百姓雖躲避了戰亂之苦,卻解不了思鄉之愁。
如今海上航路暢通,很多在遼東避難的南方百姓得以乘船返回故里。
孫權採取的另一個發展策略:屯田。屯田不同於普通農耕,屯田大多是開墾荒地,同時,對屯田戶進行類似軍隊的整編,以利於管理。東吳屯田,分軍屯和民屯,軍屯就是兵農一體,拿起武器就是可以衝鋒陷陣的戰士,放下武器拿起鋤頭就是農民;民屯的屯田戶只需要耕田,免除民役。東吳農戶的生產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東吳的農耕得到快速發展。
為了加強對屯田戶的管理,還新設立了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
耿浩對屯田之類的事情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這幾個新任命的官職。
“他們和我這個‘護佑校尉’比,誰官大?”耿浩嬉皮笑臉問道。
“護佑校尉,是為吳侯而立,那幾個是為農戶所立,焉能一較高下。”魯肅也還已嬉皮笑臉。
“切,我懂,我這個官是虛職,就是少尊照顧我。”耿浩倒不計較,他有更為關心的事情。
“子敬大人,您學問大,有件事我想請教請教。這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皇帝,他先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兄弟,而後又反悔了,再奪回來。”
魯肅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搖搖頭道:“好似無有。這帝王之位,所謂君權天授,豈能兒戲……”魯肅說道這裡,突然意識到什麼,警惕地盯著耿浩,嚴肅問道:“耿先生,你是否有所指?”
“沒有沒有,我就是隨口一問。”耿浩極力掩飾,但心中有鬼,臉上的緊張之情自然難逃魯肅的火眼金睛。
魯肅站起身警告道:“此事幹系重大,且不可妄加議論。”
“啊是、是……”耿浩被魯肅弄得十分緊張,額頭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