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讓蕭家上門呢?這就很容易地跳到了第二點:讓蕭禹也喜歡上她。
她瞪著紙面,想了半天,想到兩人相識以來,在嬉笑怒罵以外的那些點點滴滴,唇邊不由浮現微笑,心中暗想,“也許……也許三十四哥心裡,也是挺喜歡我的,從許多事上,都能看出些端倪來。”
對此事她無甚頭緒,便先放到一邊,又是托腮沉思了起來:蕭家在南北之爭中,一直是不偏不倚,雖然許多族人有偏向北黨的苗頭,但望海侯卻從未明確表態。再加上蕭傳中師兄是父親的得意門生,而且之前蕭家還想來求三十二哥,母親回絕此門親事,也不是因為蕭家在朝中的立場,而是因為二姐不適合公侯人家的生活。這對她的心思,其實是好事,眼下整件事的難點,其實就只剩下蕭家和自家的態度了。
以爹和孃的性子,若是認為自己過門以後,沒法過寧靜安詳的生活,這門親事便不會應下來,即使她本人情願也是無用。而要讓爹孃認為自己過門後能過上好日子,一個,是蕭禹本人的人品和能力,還有一個,就是蕭家對她這新婦的看重了。
第一點……沒什麼好擔憂的,雖說三十四哥有些壞脾氣,但總的說來,他聰慧勇敢、縝密細心,辦起事來體貼周到,將來中了進士以後,必定前程似錦。即使因為出身外戚人家,仕途上成就不會過高,但宋家倒是不會在意這個。蕭禹本人,肯定能過爹孃這一關。
至於第二點麼……宋竹想了想——倒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當年蕭家來求二姐的時候,態度就很誠懇,其實說穿了,不就是因為二姐有名嗎?
只要她也有名……唔,不對,她現在已經很有名了,只要接下來的兩年裡,她更加有名……
雖然這有些沽名釣譽的嫌疑,但宋竹並不像宋苡一樣拘泥,這心虛的念頭只是在心裡一轉,便又是理直氣壯:我也不圖名牟利,只是想要為親事鋪鋪路,對得起天地良心。
唔,那該怎麼獲取更高的榮譽呢?
想了半日,宋竹忽然間發現——她現在其實就等於是走在了聚集名聲的陽關大道上了。前後兩次去洛陽,每去一次,美名都更響亮一些,提親的人也就更多一些。只要娘還會安排她去洛陽拜訪、做客,等到兩三年以後,她的名頭,說不得也不會弱於兩個姐姐。畢竟,世人對於美貌的興趣,彷彿更高於才學,如今宋家來客,許多長輩都是指名要見她而非二姐,見了以後,更是少不得連番的誇獎和賞賜……實際上,她已經是在享受名聲帶來的好處了。
娘……還會安排她去洛陽吧?
一股隱隱約約的明悟,從宋竹心底浮現而上,之前無法理解的大小事情,就像是一把明珠散放在心底,如今終於找到了一條線索:娘無緣無故地打發她去洛陽參加顏欽若的生日會,從洛陽回來以後,家裡回絕了蕭家的三十二哥,娘對她隱隱約約說的那些在東京大戶人家生活的艱難,還有家裡對蕭禹非同尋常的關注,父親對他的偏愛、點撥,甚至是家裡和蕭家走得極近的腳步,二姐、三哥對蕭禹的態度,乳孃幾次問她親事的態度,又愛引著她說蕭禹……
自小她就知道,自己的天資,在家裡只能算是一般,家裡多得是人比她聰明,是以宋竹現在也不算太過驚訝,只是很覺荒唐——原來,竟是早在她本人察覺之前,娘就看出來她對三十四哥那份朦朦朧朧的心思了?
也是在她本人明白以前,娘就開始為她的心思鋪路了?難怪,周家那個周霽,各方面都是不錯,說起來比三十四哥只強不弱,但家裡壓根就沒對自己提過周家的親事,原來,是早就為她看好了三十四哥。
既然家裡人也覺得三十四哥好,那麼她最後的一點擔心,也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家裡人覺得好的,那便一定是好。蕭家固然也許如母親所說的,不是宋家這般的人家,但起碼也有個范家的水平,萬萬不可能是餘家、顏家的家風的。
那麼,只要順著家裡人鋪好的路往下走去,一切……應該也就能順順當當的了吧?
宋竹忍不住衝著空氣傻乎乎地笑了起來:雖然在她長大以後,家裡人很少和她摟摟抱抱的,但身在家裡,她卻無時無刻都能感覺到自己正被父母兄姐的關懷緊緊地保護著,從未有感到孤單寂寞的一刻。
“既然如此,我也要抖擻精神,萬萬不能太懈怠了。”她旋即又是轉念一想,“蕭家的家境,畢竟要遠勝曾家、薛家,說不定為了我在蕭家能立穩腳跟,爹孃會多為我籌措一份嫁妝。固然家裡現在也不差這些錢,但最好也別在我身上破例,我的名聲越大,蕭家越想說我,將來爹孃對我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