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的著作《性格崇拜》中所說,它也根本不具備一絲一毫的科學性。它是20世紀40年代初期由一位非專業人士設計而成,這位非專業人士事實上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她對人類性格的巨大差異產生興趣,是因為她發現女婿務實而關注細節的個性特徵和她自己倚重直覺的方式完全不同。凱瑟琳·佈雷格從卡爾·榮格關於“型別”的學術觀點(榮格所說的性格型別絕不是天生和永不變更的)中得到靈感,從而設計了一個將人類性格歸結為16種不同型別的測試,還好這些型別聽起來都是善良和無害的(在佈雷格的宇宙中,沒有那種拿著自動武器出現在辦公場所的變態狂型別)。但是令佈雷格產生極度挫折感的是,這個測試從來沒有贏得心理學術界的尊重,原因不僅僅在於她的圈外人身份。嚴肅的心理學家從來不相信人可以被輕易地加以歸類。

先不說“型別”論的有效性,MBTI測試首先完全沒有任何預測功能。在一次由MBTI測試的擁護者進行的研究中,只有47%的人第二次測試還歸入同一個性格型別。另一個研究發現,76人中有39人在幾周或幾年後的複測中被歸於不同的性格型別。有人的“型別”在同一天裡都會隨著時間變更。保羅的結論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佈雷格的16種性格型別比黃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