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淖畔焱貳�
“誤會了,誤會了,快起來!”吳煥先上前扶起楊掌櫃的,發現他額頭已出現血痕,說:“坐下說話!”
這時,給紅二十五軍帶路的那個農民走進藥鋪說:“楊掌櫃,是個大善人呀!好得很!他自幼在這個藥店裡當學徒,懂醫道。因生活所迫,曾挑著一根扁擔到潼關等地跑過幾年山貨買賣,隨後就接管了這個藥鋪。平日裡,鎮上和山鄉的村民病了,有錢沒錢都可以吃他的藥,特別困難的人家,欠了藥錢,他就不要了!人們稱他為‘楊大善人’呢!”
徐海東看出楊掌櫃為人忠厚老實,也沒什麼政治嫌疑,忍不住呵呵笑道:“開這麼個中藥鋪子,也是救死扶傷的慈善事業。這和我們共產黨、紅軍的目的是一樣的,只不過方法不同而已。我們又住在人家鋪子裡,還把掌櫃的扣留起來,實在不夠意思了!趕快放了,放了,莫把個‘善人’當‘惡人’喲!”
“這不是大土豪,是個大善人呀!”吳煥先向其作了一番解釋、表示歉意,同時,闡述了共產黨、紅軍的性質、任務和宗旨。楊掌櫃對紅軍有了認識,又出於對紅軍的感激之情,從家裡拿出好幾鬥苞谷。資助遠道而來的紅軍;掩護治療紅軍傷員;配製專治槍傷的藥物等,為革命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放了一個“楊善人”,在小鎮上引起很大反響。人們都說紅軍的好話。可是,徐海東心裡卻在思考著另外一個問題:國民黨的反動宣傳,給紅軍栽贓,在群眾中造成很壞的影響,這需要向群眾解釋和說明,並揭露蔣介石賣國內戰的醜惡嘴臉。當晚,他找到了政委吳煥先和軍政治部主任鄭位三。三人所見略同,一拍即和。第二天,《什麼是紅軍》的油印傳單,就在街頭上張貼出來了。四百來字的一頁傳單,就中國工農紅軍的性質、任務、守旨及有關政策,都寫得一目瞭然,作了通俗而有力的宣傳。傳單寫道:……紅軍是工人農人的軍隊,紅軍是蘇維埃政府指揮的軍隊,紅軍是共產黨領導的軍人……紅軍裡面的人,都是工人農民士兵出身……紅軍一到那地就沒收土豪的糧食東西分配給窮人,幫助窮人免除一切捐稅……歡迎國民黨軍隊計程車兵到紅軍中來……中國有紅軍已經八年了。現在中國的紅軍總計有幾十萬,活動在十幾省的地方,大部分紅軍是在江西和四川。全國紅軍的總司令是朱德同志!(見程子華、郭述申、劉華清等著《德高望重的鄭位三同志》。)
12月10日上午。“春永茂”藥鋪。
這是個小四合院。前幢倉臨街,是藥鋪。東廂房是廚房,西廂房是倉庫。正房三間是楊掌櫃的寢室和內診房。內診房空間不大,陳設也很簡單,只有一張桌子和幾把長條凳子,鄂豫皖省委常委,正在這裡開會,討論在鄂豫陝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的問題。
徐海東開門見山地提出:“以秦嶺山脈為中心,在渭水和漢水之間的廣大豫鄂陝邊界地區,可以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
徐海東走到程子華面前,接過他的袖珍地圖,也是紅二十五軍行軍打仗的唯一地圖,指著地圖說:“這個地區劃包括陝西南部的雒南、藍田、商縣、商南、山陽、鎮安、柞水、洵陽、寧陝、紼坪、洋縣等縣,河南西部的盧氏、淅川等縣,湖北西北部的鄖西、鄖縣等縣。這個地工我峰巒峻迭,懸崖陡峭,地勢險要,便於開展游擊戰爭;地域廣闊,利於迂迴;人口多,有利於加強紅二十五軍力量……”
沒等徐海東說完,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說:“這裡山大人口稀又缺糧,不能搞根據地。即使紅二十五軍在這裡得到某種程度的發展,也不易得到鞏固。”
徐寶珊的肺病仍沒有好轉,咳嗽兩聲後說:“海東同志是有真知灼見的。他所說的這個地區,也是子華、煥先我們幾天來一直研究、關注的地方。我認為,這個地工我可以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這裡,地處黃河渭水流域和長江漢水流域之間,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割居稱雄的戰略要地。這裡,封建勢力和反動政府對人民的壓迫剝削極為殘酷,土地和山林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裡,苛捐雜稅多達數十種,抓丁、派夫、高難度利貸盤剝和兵災匪禍連年不斷,人民苦難深重,反抗強烈,容易發動鬥爭。雖然人稀,但地域廣大,人不也就多了嘛!紅二十五軍的發展和壯大還愁什麼呢?!”他又咳嗽起來了。
會場暫時平靜了幾秒種。
徐海東又說:“這裡還有個有利的地方,山大溝深,叢林茂密,便於活動和隱蔽;另外,與西南的川陝紅軍、北部的陝北紅軍及東南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二十五軍的呼應上,都有著重要意義……”